皇兄何故造反? 第六百四十八章:於·團寵·謙
朱祁鈺說的是實話,關于于謙遇刺的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在他面前統共被提起過三次。
頭一次就是于謙自己的奏本,在這份奏疏當中,就像朱祁鈺剛剛說的,于謙對這件事情提了一提,但是並未詳述,只是一帶而過。
至於第二次,便是年節之前商議整飭軍屯的時候,朱祁鈺在臨召見于謙等人之前,接到了某小公爺通過東廠遞來的消息。
也是直到那個時候,他才知道,于謙奏疏當中所說的那幾個所謂『混入總兵府,意圖投毒製造混亂的賊子』,真正的目標是要殺了于謙。
當時,朱祁鈺的反應和陳鎰差不多,在震驚於宣府發生了如此大事的同時,對於楊信『隱瞞不報』的行為,也感到十分生氣。
所以,他一方面改變了主意,同意了朱儀的方案,將矛頭轉向了任禮,另一方面,又派遣了錦衣衛的人手,攜密旨至宣府查問楊信。
然而,得到的答案卻遠遠出乎了他的意料……
武英殿中陷入一陣沉寂,老大人們頗花費了一番工夫,才消化了這個消息……
如果天子所言不假,那麼,也就意味著,真正隱瞞謀刺一事的不是別人,正是于謙自己。
不要說什麼在奏疏當中寫了,只是沒有重點提及,這種冠冕堂皇的話,糊弄人還行, 但是想要說服人, 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能夠站到朝堂的第一序列, 雖然有機遇的成分,但是說到底,于謙入仕也有近三十年了。
奏疏該怎麼寫, 他不會不清楚,說白了, 既然于謙這麼寫, 說明他並不想把這件事情奏稟上去。
因此, 短暫的沉默過後,陳鎰輕輕嘆了口氣, 轉向于謙,開口道。
「于少保,如此說來, 此事是你在欺瞞陛下, 老夫想問一句, 為何?」
說到底, 陳鎰是朝廷的左都御史,糾劾百官是他的職責, 即便眼前的這個人是于謙,他也不能視而不見。
在眾人的注視之中,于謙的神色罕見的有些複雜, 他沒有抬頭,只是到。
「於某並非想要欺瞞, 只是此事關係重大,楊信只是抓到了一個賊人, 並無確鑿證據能夠證明指使之人,所以, 於某便想等到事情查探清楚之後,再行稟奏。」
這個理由,和楊洪方才所說並無太大差別,但是顯然,僅憑這種說法,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 如果說楊信隱瞞不報,還可以解釋為,為了增加手裡的籌碼,好在關鍵時刻拿出來, 幫助楊家度過難關的話。
那麼于謙又是為何?
作為被謀刺的對象,于謙自己應該是最憤怒的,而且從立場的角度出發,他也沒有任何的理由回護任禮。
但是,事實就是,攔下這件事情的是于謙……
聽了于謙的話,陳鎰眉頭一皺,正欲開口發問,卻聽得上首天子突然開口,道。
「於先生是否擔心,將此事稟於朕知,會引起朝廷動盪,掀起文武之爭,進而影響到兵部整飭軍屯的奏議?」
話音落下,于謙尚無反應,其他幾人眼中便閃過一絲瞭然之色。
的確,雖然說平時的時候,在一干朝務上,天子和于謙時常發生衝突,但是,只要和天子親近些的大臣都知道,在天子的心底里,是十分信重于謙的。
這種信重來的莫名其妙,甚至到了愛護的程度。
事實上,在某些朝務上頭,天子和于謙的衝突源頭,正是天子想要保護于謙,而反過來于謙自己卻要悶頭向前沖。
所以,于謙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
如果說,他將這件事情上稟,天子勢必是要嚴查此事的。
任禮畢竟位高權重,背後又有一大批勛臣支持,僅憑這一個證人的證詞,真的捅到了朝堂上,能不能奈何的了任禮不知道,但是,勢必會引起對方激烈的反彈。
到時候,如果對方倒打一耙,說于謙為了打壓勛貴,蓄意勾結楊信誣陷他,可就徹底成了一筆糊塗的爛帳。
以任禮和于謙二人的身份地位,他們二人的爭端,必然會迅速蔓延整個朝堂。
一旦局勢演變到這個地步,說不定,不僅拿不下任禮,還會被對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