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行 第二十四章 備考 (中)
> ,!
第二十四章備考(中)
「果然是勝利者書寫歷史。」朱重九看了劉伯溫一眼,嘴角處浮起一絲冷笑。
劉伯溫的話說得很有氣魄,然而,朱重九卻不敢苟同,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妓女,而是人類在世界上活動的一份忠實記錄,勝利者可以將歷史篡改一時,卻不可能篡改永遠。
所以,儘管蒙元勝利之後,拼命宣揚「夷狄入華夏則華夏」,拼命宣揚自己的「混同南北」之功,短短七十年後,依舊會有漢家男兒記得他們當年的暴行,帶領大夥奮起討還血債。
所以,儘管另一個時空中我大清文字獄的數量曠絕古今,短短兩百年後,依舊會有人記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依舊會有人會問,明末丁口不足億,張獻忠如何屠川六萬萬。
而人類越往後展,信息傳播越快,判斷力越強,越能將二十四姓家譜中那些墨寫的謊言,戳得千瘡百孔,而那些試圖篡改歷史者,無論打的是什麼旗號,都註定和他們精心編織的謊言一道,最終成為歷史的笑話,貽羞萬年。
「微臣的意思是,驅逐韃虜,功在千秋,即便中間手段有所暴烈,亦屬無奈之舉,不會有損於主公之聲名。」被朱重九笑得心裡虛,劉伯溫趕緊咧了下嘴,快補充。
他學得乃是帝王術,講究的是只問結果,不問手段和過程,故而只要能迅蕩平北方,殺多少人,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如果能以殺戮帶來太平,他也不在乎將剛剛施展於泉州的手段,在所過之地統統施展一遍,反正淮揚目前所奉行的那套政令,肯定得不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將北方的世家大族全都直接殺掉了,白紙上正好揮毫潑墨。
只是,朱重九顯然不甘心於他所給出的答案,嘴角翹了翹,繼續冷笑著說道:「是啊,只要事成,哪怕血流漂杵,最終亦會落下個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之譽,至於你我身後,何必管他洪水濤天。」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乃為元世祖忽必烈的諡號,乃元代腐儒為拍當政者馬屁,故意顛倒黑白,以褒獎他殺人千萬之武功,劉伯溫作為讀書人中的翹楚,對此至於諡號的來歷和內涵,當然清清楚楚,但後面那句「我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則來自於朱大鵬的記憶,遠遠出了劉伯溫所知道的典故範圍之外,令此人聽到之後不覺微微一愣,隨即,青白的臉色迅開始烏,(注1)
「主公,微臣乃為淮揚的樞密副使。」輕輕向後退了半步,劉伯溫躬身說道,「臣所謀,乃是如何保證主公迅直搗黃龍,平定天下,而不是如何活人,那乃是主公與宰相所慮,微臣智拙位卑,恐不能及也。」
「我早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朱重九又笑了笑,輕輕搖頭,如果只是站在朱老蔫的時空,劉伯溫的謀劃並無可指摘,這個時代的人原本就比幾百年後朱大鵬所處的時代野蠻,有時候拿自己的生命都不當回事兒,又何況他人的生死。
並且劉伯溫的辯解之詞,也並非完全不在理兒,他是淮安軍的總參謀長,當然要一心琢磨著如何節省淮安軍的實力,保全自家將士的性命,而不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慮其他。
只是,有些事情,劉伯溫可以不考慮,朱重九自己卻不能,畢竟,他有一部分靈魂來自於幾百年後的時空,不可能一點兒也不受那時的道德和觀念的影響,因此,不待劉伯溫繼續自辯,他也笑著向後退開了半步,鄭重施禮,「但若是朱某想請先生在謀劃北伐方略時,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殺戮,先生可有良策教我,哈麻出海之前,曾經有言贈予朱某,我淮安軍若想在大都站穩腳跟,關鍵在北地漢人,而不是蒙古人,既為同族,朱某希望能少殺一些,就少殺一些。」
這,已經是請求,而不是責問了,劉伯溫既然作為臣子,如何能夠拒絕,瞪大了眼睛思量再三,終是長長嘆了口氣,「主公仁德,真令伯溫自慚形穢,然古來朝代鼎革,哪有不死人的可能,況且北方百姓之生計,比幾年前的淮揚要艱難十倍,田產土地,幾乎無不集中於豪門大戶之家,地方官員,也十有七八出於望族。」
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追隨了朱重九這麼長時間了,劉伯溫早就摸清了自家主公的脾氣和心態,否則,他前幾天也不會故意欺騙朱重九,不說明自己派遣陳友定去接管泉州的真實意圖了,但北方的現實就是這樣,你朱重九既想要「百姓耕者有其田」,就不可能不動世家大戶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