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行 第二十九章 餘波 (上)
第二十九章餘波(上)
華夏三年五月,舊曆蒙元至正十四年,淮安軍以炮艦護送大軍逆流而上,繞過集慶,攻取太平路,元太平路總管朵察耐措手不及,只能帶領麾下兵馬沿江列陣,以強弩利箭阻止淮安軍登岸,淮安水師統領朱強下令以重炮摧之,須臾,岸上屍骸枕籍,朵察耐當場身死,行省中丞蠻子海牙領義兵千戶方蓉、蒙古軍千戶別也等人退守當塗。
淮安軍征南先鋒胡大海率部登岸,休息一日,第二天兵臨當塗城下,蠻子海牙不敢出城迎戰,緊閉四門,胡大海又以淮揚百工坊所制攻城車、攻城鑿、火藥包等物炸開西牆,大軍蜂湧而入,蒙古千戶也別當場被胡大海劈死,義兵千戶方蓉保護著蠻子海牙自城東門遁走,半路口渴難耐,致村中討水,百姓見他二人身穿蒙元袍服,紛紛持木棍來攻,須臾間,將方蓉砸翻在地,蠻子海牙自知無倖免之理,拔劍自刎。
至此,馬江東側再無蒙元守軍,胡大海分兵巡視各地,將其一一收歸淮安軍之下,待徐達領主力至,太平府已經平定大半,二人商量一番,繼續兵分兩路,以淮安第二、第三軍團併力向東,直撲江寧,第五軍團則由吳良謀率領,渡過馬江向西,攻打蕪湖、繁昌二地,蒙元蕪湖守將李興自知大勢已去,不待吳良謀兵至,主動自縛雙手請降,繁昌守將陳野先卻受了朱重八的感召,搶先一步將城池及大清江之西各地獻給了和州。
至此,整個太平路被淮安軍、和州軍一分為二,不再復為蒙元所有,集慶路則受到淮安第一、第二、第三兵團的腹背夾攻,岌岌可危。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幾乎每一個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在議論著這場聲勢頗為浩大,但場面卻遠不如去年激烈的戰爭,然而出乎所有當事方意料的是,人們的關注重點,卻不是徐達和胡大海、劉子云三人何時能擊敗康茂才,全取集慶,而是吳良謀所率領的第五軍,何時能夠將陳野先這個三姓家奴,從繁昌驅逐出去。
換句話說,人們已經習慣了淮安軍的戰無不勝,認為集慶路正在進行的戰鬥,根本不存在什麼懸念,但對於淮安軍與和州軍之間的盟約能維持多久,卻充滿了懷疑。
「王叔,你聽說了麼,早在淮安軍攻打采石磯時,就跟咱們和州軍交上了手。」廬州路桐城府,有人在酒館裡,神神秘秘地說道。
「怎麼沒聽說,那淮安軍太欺負人了,咱們家朱總管,當日硬生生被氣吐了血,只是為了顧全大局,才沒有下令開炮還擊。」被稱作王叔的人是一個頭髮花白的小吏,身上的衣服熨燙得齊齊整整,臉上的皺紋卻是縱橫交錯。
拜淮安軍始作俑的報紙所賜,這年頭,茶館酒肆已經成了各類官方和非官方消息的集散地,凡是口袋裡有幾個銅板的,都會時不時到這兩處地方坐一會兒,先排出幾個大子兒要碗酒水或者茶湯,然後豎起耳朵,堆起笑臉,開始跟周圍的人做更深入的交流。
報紙也有多種,其中以各地總管府所推出的最為權威和及時,五文錢就能買到厚厚的一大摞,論字數,遠遠比去書坊買書合算,那些民間商戶為了賺錢而辦的小報,則要單薄得多,印製質量也會差上許多,但民間小報卻又一個好處,那就是,時不時會泄漏出一些官方報紙不會涉及的秘密來,當然,這些「秘密」經常會被證實乃為以訛傳訛,信與不信,如何去蕪存菁,就需要考驗讀者的智商了。
就拿淮安軍在攻打采石磯時,曾經向趕去助戰的和州軍開炮之事來說吧,當事雙方的官辦報紙上,都對此隻字未提,而烏江那邊一家船行老闆私辦的小報,卻信誓旦旦地將此事給捅了出來,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那份報紙只在市面上露了一個頭,還沒等擴散到外地,就被另外一名有錢的大戶給包了圓,緊跟著,船行和報館也都換了主人,老闆帶著大筆的錢財跑路,據說是去了揚州,但是誰也不知道其何時上的船,到揚州後又去了什麼地方,。
結果就是,這件事越傳越神秘,越傳越不靠譜,從淮安軍誤擊和州軍戰船,到淮安軍蓄意搶在和州軍之前搶占采石磯,並且給采石磯的韃子守軍張目,再到淮安軍邀請和州軍參戰,卻派人炮擊朱重八的座艦,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乾脆信誓旦旦的聲稱,當日向和州軍發炮的人是個蒙古族後裔,姓玉里伯牙吾,是個混入淮安軍內的大奸臣,深恨和州朱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