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狂潮 123 蝗群越境
更新:09-07 13:49 作者:金屬裂紋 分類:科幻小說
飛機雖然在營地是降落,但每一次都是龍建國一個人離機,從研究人員的手裡接過一個小瓶子,就重新登機離開,繼續抓捕巨蟻的任務。
始終未下飛機的葉涵,自然不知道秦教授就在那個營地,秦教授也從未想過葉涵會在捕捉巨蟻的飛機上。
當天晚些時候,從十幾隻工蟻身上提取出來的第一批信息素送至林州省軍區,軍區立即組織人手執行引.誘計劃,吸引蟻占區北線的巨蟻繼續向北擴張。
蟲災出現之前,國內對信息素的研究並不重視,可也不缺相應的研究機構,信息素研究所建立之初就沒打算白手起家,直接利用成熟的技術分離信息素。
但是信息素的組成非常複雜,成功分離的信息素只有食物、遇敵和搬屍這三種,而且成品純度極低,含有大量成分不明的雜質。
好在些許雜質並不影響信息素的效果,研究所的目的也不是分離高純度信息素,現有的成果足以完成誘蟻計劃。
然而計劃的進行並不順利,原因是螞蟻這種東西非常戀巢,研究所提供的那一點點信息素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壓根兒就不夠用。
眼瞅著蝗群越來越靠近邊境,北都立刻向研究所施壓,要求研究所儘可能地提供信息素,哪怕只將一部分巨蟻吸引過去也好。
可是信息素都是從巨蟻身上提煉,短時間內根本沒有人工合成的可能,信息素成品的數量不僅取決於研究所的生產能力,還取決於軍方提供的巨蟻數量!
於是捕捉巨蟻的任務繼續,龍建國這個最有捕蟻經驗的軍官當仁不讓,成了捕蟻隊的大頭頭,其麾下三個連全部投入捕捉巨蟻的行動之中,另外還有其它幾支部隊加入捕蟻行列,每天都有大量巨蟻送到信息素研究所。
然而工蟻兵蟻好捉,蟻后卻始終未見蹤影,就連研究所也拿不出適用的抓捕方案,只能先把捕捉蟻后的事放到一邊。
研究所畢竟不是生化工廠,雖然有提煉信息素的能力,可生產能力實在太差,好在研究所已經開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煉方案,在北都市的直接指示之下,阜雲方面迅速成立信息素提煉工廠。
阜雲與蟻占區的距離有七八十公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輸對提煉的影響,阜雲方面的頭頭腦腦突發奇想,將這座工廠安置在一列火車之上,開到距離蟻占區只有幾公里遠的地方停下,就地展開提煉工作。
省去了遠距離運輸巨蟻的麻煩,信息素的提煉速度成倍上升,總算滿足了軍方的使用需求,幾群巨蟻開始向北方遷移。
由於搞定巨蟻花費了一些時間,巨蝗的先頭部隊已經越過邊境,一路啃光草原森林,迅速向南擴張,按巨蝗目前的擴散速度,蝗群和蟻群大約在六到七天後遭遇。
這個結果令所有知情者都鬆了一口氣,開始期待巨蟻和巨蝗相遇的時刻早些到來。
不過軍方並不放任過境的巨蟻不管,蝗群剛剛跨越國境,布置在邊界線的兩個裝甲師就開始執行遮斷計劃,從東西兩個方向遏制蝗群擴散。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與巨蝗本身的特點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蝗蟲雖然長著翅膀,但飛行能力很差,體形巨化之後,翅膀短小的問題更加突出,飛行能力幾近於無,只能藉助跳躍的力量短距離沿街,一次能飛出十多米就算頂天了。
由於這個原因,漫天飛蝗的景象並未出現,蝗群由空轉地,機動性遠遠比不上體型正常的蝗群。
否則,軍方再添一倍的兵力,也未必擋得住瘋狂的蝗群。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兩個師一開始還打得有聲有色,消滅大批蝗蟲,但是隨著過境的蝗蟲慢慢增多,兩個師的兵力漸漸地捉襟見肘。
好在動員得力,蝗群剛剛出現失控的苗頭,北方軍區立即將七個提前集結的預備役師投入戰場,另外還有四個師的兵力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針對蝗群的戰鬥動用了大量武器裝備,除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箭炮及自行火炮等重型陸戰裝備之外,空軍出動戰機數百架次,向蝗群投擲彈藥無數,僅雲爆彈就消耗二百餘枚,集束炸彈、燃燒彈數以千計。
各種武器對蝗蟲的打擊效果都不錯,但高強度的火力打擊也消耗了大量武器儲備,令後勤部門叫苦不迭,各地的軍工廠滿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