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九二 第209章 折服與欣賞(4/5)
吳小正開始當起了一個合適的說書人。
「先來講講這篇章創作的年代,1940年。」
「大家都知道,1937年到1945年是我國的八年抗戰。可有些同學可能還不知道,1940年,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很關鍵的轉折點。」
「從這一年起,抗日戰爭從整體的潰敗階段進入了難得的相持階段,大家再努力一點,齊心一點,抗戰很快就會進入反擊階段,最終走向勝利。」
吳小正用最簡潔的語言,開始講起了這段歷史,這是大多數同學們都還沒有學到的,因此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溫不得不又點了點頭。
因為她發現,吳小正僅僅用了最簡短的幾句話,就把這篇章的創作年代背景講了個一清二楚,讓大家很好理解,也會記憶深刻。
吳小正又繼續。
「可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國民黨在幹什麼呢?」吳小正又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他自問自答:「看到抗戰有望走向勝利,國民黨卻又算計起共產黨來。正如書上所說的,他們開始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瀕於分裂的局面。」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擔心戰後共產黨因此變強,從而搶了他們的江山,於是很快就有了書上所寫的皖南事變。」
「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皖南事變就是在抗戰關鍵時期,國民黨針對共產黨所採取的一次惡意的殘殺行動,由此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吳小正又補了一句:「這是典型的窩裡橫。」
他之所以這麼說,其實有暗指劉翼飛的意思,說他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還別說,確實有這麼一絲味道。
因為吳小正說得有趣,大家又鬨笑一堂,課堂氛圍非常的不錯,基本上沒人走神。
「好了,寫作時間交代清楚了,接下來講寫作地點。」
「書上並沒有交代寫作的地點,但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的是,寫作的地方是在重慶,此時他所擔任的職務郭沫若所主持的化工作委員會常委。」
這下連溫都大吃了一驚,因為關於這點連她都不知道。
要不是吳小正言之有據,連郭沫若和職務都說了出來,溫差點就要懷疑這小子是在胡扯了。
他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吳小正還在繼續講解。
「重慶是什麼?是國民黨的臨時首都,也叫陪都。在那裡,有著名的白公館,有大家所熟悉的渣滓洞,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劉胡蘭犧牲的地方。」
對於劉胡蘭這個人,大家自然非常的熟悉,因為大家在語課上早就學過。
「現在大家知道茅盾先生為什麼要寫樹而不寫人了把,因為他要寫的是延安的人和共產黨人的精神,身處重慶的他,如果直接寫人就必被抓,成為另一個劉胡蘭。」
大家恍然大悟。
講到這裡,感慨最深的自然是溫。
吳小正講了這麼多,通篇連課的一個字都沒講,但他把背景講清楚之後,溫相信,就算他接下來還是對課一個字都不講,同學們也會對這篇課有了深刻的了解。
這比直接講課有效得多!
至此,溫也不再懷疑,這小子是否真的具備自學成才的能力。
事實上,吳小正還是講起了課。
「也正因為這樣的寫作背景,才成就了茅盾先生這篇堪稱為經典的優美散。接下來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優美之處。」
……
溫又不得不承認,就算是講章的內容,吳小正也講得非常的生動,就算她自己去講,也未必能比他講得更好。
這小子如果去當老師,絕對是一個天才的老師!
距離下課還剩幾分鐘的時候,吳小正終於講完了。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接下來的時間,請大家自行學習這篇課。」
溫站了起來,帶頭拍起了雙手。
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吳小正知道,這次他又出風頭了,在犯二的這條路上,他已經越走越遠。
可讓他覺得奇怪的是,他似乎很享受這種感覺。
這比在前世他給集團員工講話、培訓的感覺更好,因為現在的掌聲非常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