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 蜀道難(2)
更新:12-14 09:55 作者:situhan 分類:其他小說
蜀道難(2) 加了酒精的汽油,在馬力上要差一點,好在,車子走在這樣的山路上也開不快,都是抵擋低速,馬力不足的問題基本上顯現不出來。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從昭化到廣元,公路還勉強湊合,難走,但能走,幾十公里的路花了小半天也就到。
廣元可是比昭化熱鬧多了,路上的哨卡明顯增多,而且還有許多身穿制服的人員忙忙碌碌的。李久早就知道廣元的情況,這裡幾乎就是北方的「重慶」。當鬼子占領的華北,從華北一些城市裡撤出來的企業走到這裡就再也不往前走了。誰能想到,偏僻落後的廣元能夠在全國抗戰的時期迎來一次工業大發展呢?紗廠、紡織廠、機器廠、造船廠、酒精廠、蒸米廠、餅乾廠甚至還有從閻老西那裡搬出來的軍火工廠。廣元這裡在短短几年間人口暴漲了好幾倍。
當時國府劃分的運輸管理分成了二大部分,分為西北和西南運輸管理局,而這兩個管理局的分界嶺就是以廣元為界,廣元以北屬於西北運輸管理局,廣元以南歸西南運輸管理局。之所以選擇廣元這個地方,就是看中了廣元是水陸運輸的一個優良連接點。在廣元以北,進入陝西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很險峻的山路了,而過了廣元,汽車運輸要面臨著昭化、劍閣那些險道,大規模的運輸並不現實,也就是說無法實現像滇緬公路那樣的車流如梭的運行。偏偏在廣元,就有一個水路碼頭,通過嘉陵江水,可以把物資直接運送到重慶,或者說重慶那邊的物資,也可以通過嘉陵江直接朔江而上,在廣元在轉裝到汽車上。從而為在陝西和鄂西的部隊提供補給。只不過西北運輸管理局的規模比西南管理局小多了,根據史料記載,1940年以前,在西北各地運行的車輛不超過600輛,就是到了抗戰結束,整個地區的車輛也沒有突破千輛。而西南局那邊,光是西南局直屬車隊的車輛就超過了3000輛,加上民間運輸和其他方面的車輛,高峰時期車輛超過了7200輛。
讓李久把腸子都悔青了的是,他完全可以在重慶找一條民間的木船,把汽車開上去,然後朔江而上到達廣元,偏偏自己把車從重慶開了過來,不僅浪費了汽油,而且還繞了個大圈子,在時間上一點便宜沒占著,還搭上了那麼多汽油。人還累的半死,這個虧可是吃大了。
嘉陵江上的水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厲害啊,根據統計,自打川陝公路開通以後,廣元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船廠30餘家,每年製造的運貨木船高達300多艘,抗戰結束時造出來的大小船隻超過了2000艘!堪比是四川的「大運河」啊。
水運的優勢就是載重量大,一條稍微上點檔次的木船,載重幾十噸不是問題,十輪大卡在陸地上看著嚇人,可開到船上,那真是不算什麼。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嘉陵江的水運,歷來是巴蜀地區通往北方的重要通道,我們大家能夠直接知道的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名句,李白說的這個蜀道指的就是從劍門經廣元出川的古道。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祖先發現了利用嘉陵江的水運,直到解放的時候,嘉陵江上的航運是可以直達重慶的。可是,嘉陵江的豐水期和枯水期的差距非常大,豐水期的時候,可以輕鬆的航行500噸以上的船舶,而枯水期的時候,最多只能走一些木划子,載重幾十噸而已。為此,解放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讓嘉陵江中上游渠道化,二是在南充修建了多級航電結合的水利樞紐,目前,這裡的水運已經今非昔比,千噸級的船舶可以常年航行在嘉陵江上,從廣元出發的船舶可以直達上海……
後悔歸後悔,李久也沒有辦法,他畢竟是第一次到南方來,他的地理知識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偷學來的,此時要讓他說出海南島的大體狀況都困難。叫李久更是鬱悶的是,廣元這裡有汽油,雖然不是公開賣的,可李久知道,花點大洋肯定能買到。這些汽油是西北運輸管理局從重慶那邊弄過來的,由於西北運輸局的車輛不多,尤其是過年期間,過來的更少,所以,找他們買點汽油根本不是問題。西北局還有一個特點,他們的許多物質並不是從南方運輸過去的,尤其是1940年以前,他們的物資的從西北迪化從蘇聯運過來的,所以,他們的汽車跑的最多的是西北蘭州到西安這條線,而蘭州機場早在駝峰航線之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從蘇聯向中國空運物資了。對於蘇聯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1938年1月,蘇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