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1980 第119章_頁2
更新:09-18 20:43 作者:熬夜爆更 分類:都市小說
是從七十年代就已經初露端倪了。
其中的典型案例是紡織業,歐美國家從六十年代開始,逐步對紡織產品實施了越來越嚴格的進口配額制度,於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香港紡織業很快遭到了重創。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香港輕工業發展碰到了天花板,對此感觸最靈敏的自然是香港的企業家們。於是從六十年代末開始,大量香港企業家逐漸轉型成了香港地產商。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港英當局對發展香港工業沒有興趣?
因為殖民政府的核心工作,是維持英國的殖民統治,而不是發展本地的經濟。甚至在殖民當局看來,以華人為主導的香港工業要是崛起太快,會使得華人的力量難以控制,最後危及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
所以,英國人才會吹噓所謂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換句話說就是我不給你們扯後腿,讓你們自由發展,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中國古代有苛捐雜稅猛於虎的生動比喻,所以總有許多人認為,稅收少的政府,就一定是好政府。
其實這是一種極為愚蠢的觀點,判斷一個政府合不合格,在於其有沒有為廣大人民謀福利。
只要收上來的稅能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麼稅負的高低並沒那麼關鍵。按照後世的許多統計標準來看,中國是全世界稅負最高的國家之一。
結果中國的工業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非但沒有破產,反而一步步發展成了世界工廠。而香港是全世界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但本地的工業卻已經基本死絕了。
只能說英國人當初「朝三暮四」的手法玩得很溜,把一大批人忽悠瘸了,以至於幾十年後還有人懷念當年當狗的舊時光。
香港表面上的直接稅負看似不高,但卻通過土地出讓金這種間接的變相稅收,在對所有香港人進行狠狠的搜刮。
國內的許多政策都是學的香港,結果差點把地方財政學廢了。後世龐大的地方債務,已經成為懸在國人頭頂上一座危險的堰塞湖。
看一個地方的稅負水平高不高,其實只需看那裡的財政支出有多大就行了,畢竟政府手裡的錢不可能憑空變出來。
比如美國現在執政的里根政府正在積極降低稅率,共和黨能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要推行小政府主義,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面還要配以大規模財政赤字。
以至於美國政壇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做民主黨存錢共和黨花。
但港英當局在香港可不是推行小政府制,比如香港是全球警民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而且香港還對公務員實行高薪養廉政策,由此產生的龐大開支自然要由全體香港人買單。
高地價直接導致了香港資產估值出現泡沫,使得香港長期承受了遠高於周邊地區的通脹壓力,而這極大地損害了香港工業發展的潛力。
實際上除了賣地之外,港英當局還幾乎對外發賣一切可以出售的東西。比如電力、電話、電視、巴士線路、出租車牌照、證券經紀牌照等等。
這些專營權對港府來說未必都像土地拍賣那麼賺錢,只不過港英當局作為殖民政府,希望自己的治理難度越簡單越好。
所以這種帶有極高壟斷性質,類似於早期買辦制度的專營權,在香港一直盛行不衰,幾乎遍及所有公共領域。
服裝產業是香港工業的第一大支柱,但因為服裝屬於紡織產業,受《多種纖維協定》影響,香港向許多國家出口的紡織和服裝產品,都會有嚴格的配額限制。
香港有以何東為首的老四大家族,還有以李家成為首的新四大家族,其實製衣業還有一個「配額四大家族」的說法。
羅氏針織的羅家、麗新製衣的林家、肇豐紡織的方家、萬泰製衣的田家,他們並不是全港規模最大的四家服裝廠,但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成衣配額,每年靠著炒賣炒賣自己手裡的配額而大獲其利。
「香港服裝配額制度的分配辦法,最不合理的地方在於,不是按上一年實際的產量或者出口量來獎勵出口商,而是配額擁有方只需使用了51%的配額,就能繼續擁有第二年的原定配額。
這就造成了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香港大大小小几千家製衣廠,都在被『四大配額家族』剝削。」
半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