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三十四章、震主之威
秦宓前來遊說是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他先以樂毅舉例,奉命帥師伐齊,一路勢如破竹的時候,啥事兒都沒有,等到剩下莒和即墨二城,一年不克,又正趕上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於是齊人用反間之計,使惠王罷樂毅兵權
樂毅知道自己一旦還朝,必遭殺身之禍,因此匆匆逃往趙國去了。秦宓就設問啦,樂毅尚可逃趙,倘若都督您也罹此險境,又有何處可逃呢?
是勛聞言,不禁冷笑道:「是所謂『夫大將在外,讒言在內,微過輒記,大功不計』,是以『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將據聊而不下』,卿其此意耶?」
他說的這兩句話,本出後漢.馬援傳當然啦,這年月還並沒有後漢,但此非後世史家語,而是漢雲陽令朱勃奏疏里的話,故此是勛能夠背誦。想當年馬援遠征病卒,因耿舒、梁松等人進了讒言,光武帝收援印綬,並欲禍其妻子,朱勃乃上奏為之辯誣。
朱勃舉了兩個例子,以說明大將遠征在外,極易受到毀謗,比方說章邯因趙高之忌而被迫投降西楚,燕將某害怕為功績所累,攻取聊城後不敢還朝。是勛問了,說您想要說的話,就是朱勃這幾句吧?兜什麼大圈子啊。
秦宓搖一搖頭,說:「非也,宓非效朱叔陽,而欲為蒯生耳。都督自非馬伏波可比,然恐終為淮陰也。」
「蒯生」是指蒯徹,曾經勸說韓信背漢自立。他話說得很明白:「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己,亦誤矣。」你以為漢王一定不會危害到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
是勛心說你倒省事兒,想要直接抄蒯徹說韓信的話。蒯徹當時也舉了幾個例子,一是張耳、陳余。本為契交好友,終因爭權奪勢而反目證明感情這玩意兒是靠不住的;二是文種、范蠡,功高震主,於是兔死狗烹。
「今大都督荷天下之望,統十萬之眾,位同宰相,進而無賞,兵柄在握,退而難全,其與淮陰(韓信)何其相似也。魏主本因武功而覆漢基。遂有天下,安肯使都督繼其前轍耶?即以為君臣相得,必不疑都督,然彼天壽將盡,嫡孫尚幼,其勢又與彼昔日同,乃慮繼主難御都督,思早夷除,此亦人之常情也。」
老兄你已經功高震主啦,如今曹魏天下。皇帝之下就是你啦,那曹操怎麼可能不擔心?就算曹操跟你感情甚篤,顧念前功,他也得考慮自己百年之後。繼嗣者幼弱,很難駕馭得住你啊
「其蜀不滅,則都督如樂毅在齊,燕將在聊;其蜀若滅,則恐都督將蹈淮陰之後塵矣。」
你要是沒法快滅亡我蜀漢,那麼很可能被讒言陷害。被瞬間剝奪兵權,而倘若快滅亡我蜀漢呢?說不定就變成韓信第二了。
是勛心說這人倒確實好一張厲口啊,只可惜你也就撿撿前人比方說蒯徹的余唾而已,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來。因為就目前而論,功高震主,或者因此而被讒身死,或者被迫走上黃袍加身之路,這兩種例子都太少啦。其實我知道的前例比你多得多了,不光光文種、韓信,還有檀道濟、桓溫、劉裕、趙匡胤、岳飛、脫脫、年羹堯一抓一大把。所以你以為我會如此天真,毫無防備嗎?
忍不住就斜眼一瞥是峻並未離開,仍在座中,正好也將目光投向是勛,兄弟二人相視而笑。
因為是峻才從洛陽過來,給是勛帶來了一則重要的消息。??
且說李嚴早有謀劃,遣人在中原各處散布謠言,說是勛手握重兵,或有不臣之心,想以此來促使曹操臨陣易帥,或者由此以說服是勛放緩攻勢,甚至真的背主自立他這派秦宓前來,就是估摸自己的謀略應該已經起到一定效果了,而以是勛之智、之勢,不可能蒙著雙眼只管朝前猛衝,而必已通過某些途徑,察覺到了朝中的暗流涌動。
要說暗流,當然是有的,蜀漢在中原地區間諜無數,又有伊籍這個無間道總體謀劃和策動,於是是勛才入漢中,謠言便即甚囂塵上。然而是勛對此早有預料,他一直就怕功高震主,所以不打算去對蜀漢做最後一擊,這還是曹操執意點將,才不得不率軍前往。臨行前,他就跟是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