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 第四章 、五經注我_頁2
王必之流才需要如此小心,因為他除了忠藎外一無所長啊,因為他把自己徹底地依附在了曹操個人而非整個集團身上。自己不同,自己身為姻戚,略有所長,亦為曹操多立功勞,更重要的是,自己所要博的乃是在儒林中的名望,或者在曹氏集團中的名望,而非曹操個人的信重。
況且,最近收了不少小弟,你必須得讓小弟看清楚,你是曹家分公司的老闆,而不是曹操手底下一個業務員——哪怕是最受信用的高級業務員——他們才有繼續跟隨你而不是直接往母公司跳槽的動力啊!
想到這裡,是勛不禁冷笑一聲,當即下令:「召韋曹掾來。」
九月秋收的同時,有榜文張貼河東各縣,言郡守將重開官校,暫任奏曹掾韋誕為學宮祭酒,召聚學子,讀書講經。為了吸引士人前去官校學習,榜文中還特意說明,凡入學者,將下發一套朝廷才剛定正的三經(《易經》、《尚書》、《詩經》)當教材,學足一年,即歸己有,並且身為鄭門嫡傳的郡守也會親往講學。
漢代的郡國學校,始創於孝景、孝武時代的循吏文翁,至平帝元始三年,由王莽頒布制度,各郡國統一設立。但是漢末動亂,就連太學都開不成了,更何況各地的學宮呢?也就名士大儒劉表在襄陽復興過一回而已,余者大多廢棄。
是勛重修學宮,再開官校,就是要向曹操表明:你讓我專注民政,好,我就專注民政;但我說過自己搞印刷術是為了教化,如今乾脆就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教化上給你瞧瞧。趙達那種屁話,我知道你是不信的,我這番舉動,就是要全天下人都不信他——這也算是對曹操一種無聲的抗議。
當然啦,抗議歸抗議,是勛此舉,政治上絕對正確,儒林中可刷聲望,曹操又能拿他怎麼樣了?
河東郡內,世家大族很多,衛、裴、董、柳以下,家世二千石的就不下十家,子弟們大多在家中讀書,雖有不少往赴許都太學,但年輕太輕的,家人還真不放心讓他們跑那麼老遠,那麼,去郡治安邑上官校,就是相當不錯的選擇。更別說低一等甚至兩、三等的那些中小家族,家中藏書和師資都不足,子弟們也未必有資格、有門路上太學,如今聽聞郡內官校重開,個個喜不自勝,奔走相告。
秋稅收繳上來以後,官校就正式開課了,四方來聚的士人,下起十二歲,上到四十八歲,足有五百餘名,這數字把是勛都給嚇了一大跳。他事先已經拜訪過各大家族,請出幾名宿儒充任教授,又命法曹掾、精擅經學的樂祥總管其事——在原本的歷史上,杜畿治理河東,即任樂祥為文學祭酒,負責文教之事。不僅如此,是勛還兌現承諾,自己隔一天就往學宮去開講。
歷代經學,可分為「我注五經」和「五經注我」兩派學風。漢儒是「我注五經」,即先有經典,再鑽研經典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宋儒則是「五經注我」,即先有自己的思想,再歪曲經典來加以詮釋。是勛一直是奔著第二條路去走的,只是原本不敢太明目張胆而已,如今他師承也有了,名聲也有了,一郡之內,唯他為大,那還有啥放不開的?
在學宮之中講課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是勛就越是膽大妄為,甚至不惜徹底地扭曲經義。比方說,孔子曾經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直接罵孔老二主張愚民政策是不對的,應該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環境,廣大底層民眾根本就沒有接觸知識的可能,強使知之,反而會出事兒。但是勛在講這一句的時候,卻乾脆按照後世為給儒家洗白白而到處流傳的不靠譜點逗方法,讀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倘若老百姓遵從你的政策,那便可以不加管束,倘若老百姓不肯遵從你的政策,那便需要先開發民智,教化他們。
如果說是勛當初私注五經,往裡摻了一成的私貨的話,那他如今在河東講學,就足足摻了三成還不止。他要利用儒家經學,闡釋自己覺得可以在這時代拿出來的嶄新的思想,從而創建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正所謂和尚摸得我……啊不對,朱熹做得我便做不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