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高順 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
更新:10-02 13:42 作者:小小千佛山 分類:軍事小說
隨著戲志才和郭嘉接受治療的時間越長,他們倆的身體越來越壯實,已沒有胸悶氣短的症狀,飯量大了很多,精力非常旺盛,不僅高順心中為他們感動高興,他們倆人內心也非常高興,感覺非常幸運,神醫不虧為神醫。
郭嘉的母親看到兒子的氣色越來越好,特地去了一次太平鄉的醫堂,當面向神醫華佗表示感謝。
他們也了解到,連黃敘多年的重病都被治療好了,原來連喘氣都困難,現在卻生龍活虎,且能修煉武藝了;他倆對華佗的醫術更加充滿了信心。
華佗也非常高興,又傳授他們兩人練習五禽戲,以強身健體,並不失時機的多次暗示戲志才和郭嘉,為了給他們治療,每人花費千金以上,更令兩人對主公高順感激不已。
華佗最近一直在思索,這次從主公高順手裡勒索點什麼好東西呢?要知道,上次有了高度酒,用於清洗傷口,以及用沸水消毒棉布的辦法,使得戰場上受外傷官兵的存活幾率大大增加,這可是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啊。
高順把戲志才、郭嘉喝馬貴招來,一起討論馬貴的幾條建議。
戲志才非常支持擴大商業貿易,積累財富,他對財富非常渴望,未來戰爭打的是錢糧,拼的是財富和人口,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好隨時進軍中原地區。
現在不能發動對遼東烏桓的戰爭,邊疆以穩為主,精力要集中到當前中原亂局上來,一定要趁亂獲得足夠的好處,不能因為小小蠻夷而影響奪取中原的大計;等奪取了中原地區,小小遼東烏桓,翻手間便打殘,不足為慮。
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是戲志才一貫的思想,也是當時世人的一致觀點。
郭嘉更是提出,可以擴大精鹽、玻璃等貿易,但是務必壓縮對中原地區的糧食貿易,只能進不能出;這是配合高順吸引百姓前來投靠的一大前提,且能大大減弱中原地區未來軍閥的戰爭潛力;高順對此非常贊同,與馬貴的想法差距不大。
戲志才的觀點,當前最緊迫的是如何處理好與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加強對轄區的統治,穩定後方,逐鹿中原。他也意識到,在董卓和袁家的一系列措施下,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了,必須提前做好戰爭準備,占得先機。
冀州不同於其他幾州,擁有數量更多的大族,且在地方有很大的影響力,若是處理不好,很可能引得他們對抗官府,甚至有反叛的可能。
馬貴的看法是繳撫並舉,對有異心者,必須強力鎮壓,對投靠者可以給予一點好處。
對此,高順並不擔心,現在他手中還有一張底牌沒有暴露,那就是太行山里秦關的黃巾軍,若是有并州、冀州和幽州的大族敢背叛,可藉助秦關的手將他們除去。
見高順不以為意的態度,戲志才的內心有些不滿,郭嘉對此卻毫不在意,現在高順兵強馬壯,豈能懼怕單個的大族反叛?這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立場和出身不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不同;戲志才乃士族出身,雖然是衰敗的士族,那也是士族,當然希望高順能與士族和平相處了。
高順關心的重點是如何對待魏郡太守公孫瓚,至於橋瑁聯合諸人對抗董卓的事情,高順並不陌生,他判斷,應該與歷史差距不大;那是袁家和士族的遊戲,他卻不想參與其中,為他人做嫁衣,只需坐山觀虎鬥便可。
戲志才建議高順,年前便要前往冀州,就任冀州牧;對於公孫瓚,能收復便收復,否則只能殲滅或者驅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這與高順和馬貴的觀點相似。
公孫瓚,字伯珪,來自偏遠的幽州遼西郡。他的家世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母親出身卑賤(估計是小妾),連帶著影響了他的身份,使他只能當個州郡小吏。
但公孫瓚本身是個非常出色的人物,人長得英俊瀟灑,聲音洪亮有力,記憶力超強,反應又快,且非常忠義;郡守對其相當欣賞,便將女兒嫁給了他,使他身價倍增,也有機會拜大儒盧植為師。
劉備第一次見著這樣一位出色的同窗,深深為之著迷。
公孫瓚也很喜歡這個悶騷型的小弟,兩人便走得很近。好景不長,沒多久公孫瓚便回遼西屬國當官去了,不過兩人這段非比尋常的關係,卻成為之後劉備出道的重要基礎。
幾年之後,劉備已經長大成人,他的確是有些本領,人長得夠高大,相貌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