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之強漢皇權 第355章 劉備撤軍
更新:01-18 17:12 作者:單走一張三 分類:科幻小說
第355章 劉備撤軍
青徐交界。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劉寒秘密帶著護衛來到趙雲這裡。
「主公!」
趙雲、關羽、張飛三人在大營外候著。
「天怪冷的,進去說話。」
「喏。」
眾人隨劉寒進入中軍。
「我這次也是秘密來青州,戰場上的事我不摻和,我只有一點要求,打退劉備。」
到了現在,劉寒也沒必要事必躬親,手下的人都已經成長起來,老一代有段熲,中一代有徐榮、黃忠,輕一代有趙雲、徐晃,少一代有張遼、張郃。
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交給手下大將就行,自己最好就是在旁邊看著,什麼都不管。
「遵命!」
趙雲、關羽、張飛三人與劉備對峙將近半個月,劉備防範得很不錯,沒找到什麼偷襲的機會,即使有,那也很顯然是劉備的計策,他們才不上當。
戰爭,爭地之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字,「勢」。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留。
從戰國開始,中國的兩軍決戰就不存在「對陣」了,打的都是攻堅戰和防守戰,除了對少數民族的入侵時,打的是騎兵遭遇戰,決戰就不存在任何演義時將軍將領單挑的可能性。
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形式其實沒多大變化,騎兵更適合野戰,而大多數戰爭屬於攻堅戰,現在趙雲屬於守方、劉備屬於進攻方,按道理來說,應該劉備攻,趙雲守,可由於雙方騎兵的差距,趙雲成了進攻方,劉備屬於防守方。
戰馬,因劉寒早諸侯十年對這一戰略資源進行管控,成了卡脖子的重要武力差距。
好馬的重量是人的十倍,步兵在近距離肯定擋不住騎兵的直接衝擊。而且這還帶來一個往往被忽略的優勢:騎兵普遍可以穿重甲而不怕行動不方便。步兵穿上類似重甲,卻往往走不動路,至少速度會很慢很笨重。
戰場爆發速度有兩個意義:一是本來就比人重的戰馬,加上極高速度,勢能更大。更加無法阻擋。二是賦予了騎兵最高的戰術機動能力。
相對於行動緩慢的步兵方陣,騎兵可以隨意的高速轉換戰場,然後從他們所喜歡的任何角度去襲擊步兵方陣的薄弱環節:側翼甚至後方。這也意味著騎兵可以獲得比步兵更大的戰術兵力集中優勢。
劉寒將這兩個優勢結合在一起,加上戰前的戰略欺詐,對青州全境進行突襲,改變了騎兵只能野戰的作戰風格,更讓諸侯忌憚。
舉個例子,當你和劉寒擺開陣勢,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後方傳來消息,被劉寒用騎兵突襲,打得稀巴爛,正面防線固若金湯又有什麼用?還不是家沒了?
甚至,即使兩軍對峙,都要分出更多的兵力來押運糧草,誰都不敢保證糧道上會不會突然竄出一支騎兵,不講武德放火燒糧。
這就導致劉備步步謹慎,趙雲找不到漏洞。行軍的時候斥候騎兵在主力前方二十里外,負責偵查。
先鋒在主力十里之外,負責維修被敵軍破壞的道路、橋樑,讓主力大軍能夠順利行進。
如果斥候發出警告,碰到小股敵人,則迅速上前將其擊潰;如果碰到的是大股敵軍,則列陣防禦,為後方主力大軍列陣贏得時間。
至於野戰?
劉備只有瘋了才會選擇跟趙雲在野外雙方擺開架勢打。
一個兩萬人的步兵方陣,其正面寬度可能拉到1-2公里左右。
而一個萬人騎兵衝擊隊形,其正面寬度可能只有數十米或百米(騎兵一般採用尖頭陣,正面寬度逐次擴大,且有很大深度)。
用數十米或百米寬度的萬人騎兵隊形去衝擊1-2公里寬的2萬人步兵陣型,就宛如用尖刀去割破一張大餅。而且騎兵往往選擇步兵陣型最薄弱環節展開衝擊,很多時候乾脆繞到後方攻擊。速度快就是可以這麼肆意妄為。
騎兵還可以選擇騎射,騎兵的高速機動能力,往往能迅速在步兵陣型的薄弱一角形成很大的局部兵力優勢,其弓箭射擊密度更要遠遠超過步兵。
弓馬弓馬,其戰術優勢之大,不是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