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月當空 為義帝發喪
漢元年四月,漢王帶著張良、陳平從修武出發,選擇平陰津渡口(今河南孟津)跨過黃河,抵達洛陽,準備討伐西楚。
之前漢王出關打的旗號是「撫關外父老」。用這個旗號為藉口,漢王收取了河南、韓、魏、殷等領地的紅利。如今再戰,對手是西楚霸王,這個旗號顯然太過勉強。
就在漢王因不知用什麼藉口而煩惱的時候,新城縣(今河南伊川)有一名姓董的三老,向漢王提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他對漢王說:「我聽說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師出無名則舉事無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大王可令全軍將士素服為義帝發喪並傳檄諸侯,使天下人都知道項羽弒帝之罪。如此方師出有名,天下仰德。這個做法是昔日商湯、周武王成功的秘訣啊。」
漢王聞言大喜,他對董公說:「如果沒有先生的到來,我是聽不到這樣的好主意呀。」
藉口找到了,漢王馬上採取行動。他號令三軍為義帝披麻戴孝,並舉辦盛大的追悼儀式,為義帝設壇祭拜。
在祭拜典禮上,漢王身著袒露左臂的孝服,放聲痛哭。那個悲傷勁呀,比死了親爹還難過。不得不讚嘆他卓越超群的演技,全軍上下無不深受感動。
儀式過後,漢王命人草擬了一份聲討霸王的檄文,號召天下為義帝報仇。檄文發出後,舉世震動。
漢王高舉「為義帝報仇」的大旗,統領漢、韓、魏、趙、殷等多國聯軍,超過五十萬士卒,浩浩蕩蕩向東方進軍。
(彭城之戰)
這次出擊是漢王正式對西楚霸王宣戰的第一場戰役。所以,漢王非常重視,他傾其所有,準備與霸王展開一次決戰。為此,他還聯絡了陳余,希望陳余能加入反楚聯盟。
陳余給漢王開出的條件是,殺了張耳,我就加入你的聯盟,否則免談。
漢王年輕時當過遊俠,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客精神一直根植於他的大腦。張耳作為曾經的大哥,又幫忙勸降了趙將,是個有功之人。他不是忘恩負義之輩,不可能答應陳余殺了張耳。
但為了爭取陳余的支持,漢王將一個酷似張耳的囚犯殺了,然後將人頭寄給了陳余。陳余收到張耳的人頭,便答應出兵共擊西楚軍。
公元205年四月,漢王命蕭何留守櫟陽。然後親自率領大軍兵分北、中、南三路,直指彭城。
北路軍以曹參、樊噲、灌嬰和酈商統領漢軍主力,聯合魏王豹、殷王司馬卬以及陳余的趙軍和代軍,由圍津(今河南滑縣東北)渡過黃河。
這一路大軍的戰術目標在於奪取東郡和薛郡等楚國北部地區,切斷正在齊國作戰的項羽的歸路,然後南下配合中路軍攻取彭城。
中路軍由漢王親自指揮,以張良為軍師,陳平為監軍,統領周脖、靳歙,盧館所屬的漢軍主力,聯合常山王張耳、韓王韓信、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的部隊,從洛陽出發,經過成皋、滎陽,一路向東,直接攻取彭城。
南路軍由漢軍將領薛歐、王吸聯合王陵從南陽郡北上,攻取陽夏,然後與中路軍會合,進攻彭城。
大軍抵達外黃時,彭越這個「游擊隊長」帶領三萬人馬前來加入討伐大軍。漢王之前就和彭越聯手與秦軍作戰過,故人來投,漢王非常高興,任命彭越為魏國的相國,讓他領著原班人馬討伐粱地(今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騷擾霸王的後勤基地。漢王自己領中路大軍朝著西楚國的首都彭城撲了過去。
先看北路軍的情況,曹參率領的北路軍順利地渡過黃河後,擊敗楚將龍且和項他,攻克了楚國的軍事重鎮定陶(今山東省菏澤中部),乘勝追擊進入薛郡。在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再次擊敗龍且和項他,占領了胡陵。然後繼續北上攻占了鄒縣(今山東鄒縣東南)、魯縣(今山東曲阜)和瑕丘(今山東袞州北)。成功切斷了西楚軍隊向西發展攻打關中的路線後,主力南下向彭城方向靠近。
漢王率領的中路軍,聲勢浩大,順利地推進到彭城面前。
南路軍也在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突破了楚軍的防線,向彭城方向靠攏過來。四月底,三路聯軍在彭城東面的碭縣和蕭縣一帶順利會師。
彭城位於華北平原東南部,就是今天的徐州。這裡地勢開闊,物產富饒,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