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 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態度比結果重要
更新:09-22 02:39 作者:八無和尚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 這個夜裡,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失蹤,反正天亮時,劉放手下已經只有不到六千人了,當然,還有正在渡河往這趕的人。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
劉放當時堅決認為,至少有一萬以上的士兵,在他的英勇感召下,與韃子浴血奮戰犧牲了。
可打掃戰場後,北門周邊發現的漢人屍體,絕對不超過二千具。
最後匯報到吳爭那,劉放要為犧牲將士請功的時候,吳爭先是微笑,而後哈哈大笑不止。
吳爭身邊的所有人都笑了,只有劉放沒笑,他當時,愣住了。
不過吳爭沒有虧待劉放,當即論劉放及衡陽衛為光復鳳陽城首功,待戰爭結束,再據功論賞。
……。
其實,對這場夜戰,北伐軍內部爭議很大。
衡陽衛的功勞有兩處,一是當夜進攻,所產生的聲響,驚醒了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敵軍開始撤退的池二憨、李過,由此使得池二憨、李過臨時組織起人馬攻城,結果城內清軍最後一支近千人的步兵,被截在城內,而衡陽衛正是在城中心首先擋住這支由東向西撤退清兵的立功者。
二是由于衡陽衛的「違常例」進攻,使得阿濟格原本可以從容轉移走的運糧隊,被截留了一部分,而這截下的運糧隊,運得不僅僅是糧,還有清軍在城內及鳳陽府搜刮來的貴重之物。
而且數量不少,不算器皿、珠寶等,僅金銀合計就不下二十萬兩。
所有爭議主要糾結于衡陽衛當晚的「傷亡」數字,以及衡陽衛攻城對整場戰鬥中起的作用大小,簡單地說,就是該不該論首功。
很明顯,劉放下令進攻時?城中清軍主力應該已經開始撤了?這從池二憨、李過率軍先後突破東、南二門,入城後遭遇的零星抵抗?就能證明。
特別是北門城牆上?敵守軍絕對不會超過六百人。
但正是這六百人,給了當夜「攻城」的劉放部?極大地打擊,造成了近二千人的傷亡。
也就是衡陽衛當時就算是站著不動?任由清軍殺,以這區區六百人之數,恐怕也難以在這短短不足半個時辰中,輕易殺掉近萬人?且還得毀屍滅跡。
而鳳陽城?在近三個月的鏖戰後,城牆本身就千瘡百孔,守軍密集戒備時,確實沒有多少空隙可鑽。
可一旦守軍主力撤退,那麼?其實何處不能入城呢?
那麼衡陽衛沖入城中(直到戰後,也沒人說得清衡陽衛究竟攻入城沒有?或者怎麼攻入城亦或者以何種渠道攻入城)後,應該在城內沒有遭遇敵軍正面抵抗。
有異議者?幾乎都是以此來質疑,當時衡陽衛在近城牆?遭遇城牆上六百守軍的拼命抵抗後?已經發生局部潰敗?只是因夜幕所掩難以發現,根本不可能如劉放所說,浴血奮戰全部犧牲。
簡單地說,就是這支烏合之眾一鬨而散,然後城牆坍塌之處較多,潰散者四處逃竄,沒入尋常百姓家或者逃回原籍地了,這些人本就是鳳陽府籍,這才有了找不到屍體的情況出現。
而擋住最後一支清軍的數千衡陽衛,才是真正的衡陽衛,也就是劉放之前在舊縣帶出來的那支隊伍,其中還有池二憨「贈送」給劉放的十幾名老兵。
不少將領向吳爭進言,這種謊報、多報軍功的前例不能開。
可劉放堅決不同意這種分析,他執拗地認定他的軍隊是不可能潰敗的,而且衡陽衛首先攻入城中並攔截住了最後一支清軍,這是事實不容抹殺。
最後吳爭力排眾議,為鳳陽城之戰蓋棺定論,評定衡陽衛為首功,並以大將軍之名,通告天下。
給予衡陽衛正式編制,進入北伐軍序列,並對「在冊」將士進行獎賞,然而,最後接受獎賞的除了那支在城中攔截清兵的軍隊和北門周邊傷亡的家眷,再無人前來認領獎賞,受領者竟不足萬人之數,相較於劉放率軍渡河時二萬多人的規模,竟不足半數。
宋安當時私下問過吳爭,如此明顯地「案情」,少爺為何故作不見?
吳爭當時斜了一眼宋安,反問道:「如果換你處於劉放當時的情況,敢以這樣一支民夫隊對一個有著至少三、四萬守軍的堅城,發起強攻?」
宋安搖搖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