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六百零四章一怒雷霆出長春
更新:05-13 13:30 作者:巨兔木木 分類:軍事小說
&bp;&bp;&bp;&bp;大唐救民皇帝李二黑的童年不是很幸福,遼西相對貧瘠的土地也沒有一畝是他們家的,佃戶人家的子弟自然沒有讀書的機會,所以李皇帝並不識字。沒文化歸沒文化,李皇帝依舊是起事的一群人里最有見識的,因為李皇帝從小便有聽書看戲的業餘愛好,隋唐之類的故事他熟的很。評書和戲曲應該算是走了樣的歷史故事,李皇帝自幼醉心於此,自然也能算是一個野史學家,也能從裡面學到一些東西。
&bp;&bp;&bp;&bp;義軍起事攻入前屯縣城,一頓鋤頭拍死前屯縣令的時候,李二黑並不突出,他只是十幾個帶頭人中的一個而已。如果當時立即便有滿洲軍打進前屯,估計李二黑連主犯都不算,最多也就能給他算個脅從。可惜當時的果興阿還準備依靠懷柔來解決內部問題,並沒有對各路義軍動手,這就給了前屯義軍內部調整的機會。
&bp;&bp;&bp;&bp;這次的遼西民變與天平天國不一樣,他們多數是出於一時氣憤,並沒有充分的準備和長遠的計劃。而且因為滿洲化改革幾乎激怒了所有人,前後起事的人非常的多,里里外外的足有十多股人馬。這十多股人馬的目的也不一樣,有的只是想來縣城示威,有的是想驅逐官吏,有的則乾脆就是白蓮教成員準備造反。本來大家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很難聚到一面大旗之下,但是當一些失去理智的人打死了縣令之後,所有人便都成了一條船上的人。無論百姓們手持農具聚集在一起,湧入縣城的目的是什麼,縣令被打死之後,他們都成了殺官造反的反賊。
&bp;&bp;&bp;&bp;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從來不缺鄉紳的參與,但是鄉紳們很懂得保護自己。起義的大業會按照鄉紳們的意願發展,但是最危險的創業階段卻從不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有家有業的鄉紳們很樂意分享造反成果的勝利果實,但是他們絕不肯承受抄家滅族的失敗後果,所以幾經權衡之後,鄉紳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只做謀士從不挑頭。起義領袖從不是鄉紳,這樣即便起義失敗了,鄉紳也最多是個被脅迫的從犯而已。但是鄉紳卻能控制起義的走向,在中後期嶄露頭角成為重要謀臣,毫無風險的分享勝利果實。中國的封疆社會能維持兩千年,便得益於鄉紳們這樣的智慧,張王李趙的皇帝不知換了多少家,鄉紳們依舊是鄉紳,他們才是中國舊式社會的根基。
&bp;&bp;&bp;&bp;廣寧前屯的鄉紳們也擁有這樣的智慧,所以他們紛紛從帶頭人的位置上閃了下來,然後很好的隱匿在了人群中。沒了這些讀書識字的人,十幾股人馬的帶頭人聚集到了一起商議下了大半天,也是沒有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讀書人隱了,泥腿子說不清楚,站在泥腿子和讀書人中間的李二黑就冒了出來。歷朝歷代的起義領袖多是這種人,洪秀全、李自成、朱元璋、宋江等等都是一樣,他們是讀書人眼裡的泥腿子,是真正泥腿子眼裡明事理的人,他們多少明白些道理又不失光棍的勇氣,正是造反鬧事的最佳人選。
&bp;&bp;&bp;&bp;「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行,為今之計,當先推舉一人為首領,眾位英雄齊心奉其號令,方能安定人心、息止紛爭,而後方可圖生存之計!」李二黑的這一句,相當的振聾發聵,一下子把他從人肉背景牆變成了男一號。
&bp;&bp;&bp;&bp;李二黑只說了這一句話,便成了前屯共主,沒有商討,沒有爭議,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一部分心善的人是真的服,大家彷徨無計的時候,李二黑能沉穩鎮定,條理清晰的說出個一二三來,大家認可李二這個領導。而全體鄉紳和一部分心眼比較多的人,則很看好李二黑好出頭的品質。就李二黑說的那個道理,鄉紳們五歲就懂,只是覺得沒有意義這才沒說。李二黑欠欠的出來說了這麼一個沒啥實際意義的事,充分說明他是一個很愛表現自己的人,讓他當頭領正合適,非常的適合頂缸。
&bp;&bp;&bp;&bp;鄉紳們雖然依舊保守,但是他們多少有些獲取信息的渠道,所以他們可知道北滿州是一個不輸於朝廷的龐然大物。對於這次毫無準備的起事,鄉紳們幾乎不抱任何的希望,只是現在不好直接散攤子而已。推舉李二黑這麼一個愛現的人當老大,必然可以很好的吸引北滿州政府的注意力,以後起義失敗了,李二黑雖然肯定要被千刀萬剮,但是其他人卻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