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 第148章 忠義伯
更新:09-20 14:42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玄幻小說
吳江城中。
吳易與孫兆奎、周耀引白腰軍五大將陳繼、周瑞、張斌、朱貴、許寵一起拜見朱以海。
「爾等皆忠義之士,快快請起。」
朱以海扶起眾人,一一打量,八人皆是身披鐵甲外加綿甲又添罩袍,既英武又顯儒雅,細一詢問,果然,吳易是進士,孫兆奎和周耀皆是舉人,其餘五個魁梧的大將也都是秀才出身。八人皆是吳江本地人,都是文武雙全,騎**通更習水戰的好漢。
在之前打吳江城時,張名揚的前鋒打著綠旗出現,水寇出身的赤腳張三、扒皮大王等立馬腳底抹油逃跑,唯有他們卻是堅守不退。
吳易等都想不到原來江南提督居然就是魯監國本人,看著這位比他們還年輕幾分的監國,銀色山文甲外罩一件赤色螭龍披風,都萬分佩服,更別說城外那支銳氣十足的北伐軍了。
「韃虜南侵,江山傾覆,爾等本是書生,卻棄筆投戎,組建義師抗虜,這份忠義之心,天日可表。吳卿,孤現在授你為總督漕運,巡撫應天、太平、方德、寧國四府、滁、和二州等地方。
卿等所領白腰義軍,整編為漕標,轄左中右營,以及水師等共五營,總兩千五百正兵,加九百輔兵長夫。」
「總漕部院衙門,暫設太湖西山島。」
「孫兆奎,孤授你為江寧糧儲道員。」
「周耀為巡漕御史、監軍。」
陳將等白腰軍五大將,各授游擊將軍銜,各領漕標一營。
這串任命出來,吳易等都震驚不已,漕運總督在大明雖非正式職務,但其實也已經基本固定化了,一般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管理著跨省三千里的運河沿線,還兼管鳳陽等處地方行政,權力極大,還有自己的漕標部隊,滿編三千五。
駐於淮安。
在崇禎時還短暫設過總督鳳陽地方兼制河南、湖廣軍務一員,也是由這漕督任的。
吳易只是崇禎十六年進士,考中進士第二年北京就淪陷了,他在弘光朝也只做了個小小的兵部職方司主事,在揚州監軍,然後到江南籌集糧餉,還沒來的及完成任務,揚州就破了,接著南京破了。
他於是只好在太湖一帶游擊,他們以長白盪為根據地,長白盪四周蘆葦從生,十分隱蔽,湖盪相連,南通何家漾、北近石頭潭,往東為南參盪,往西過京杭大運河便是太湖,蕩漾之間港汊四通八達,他們選擇在長白盪邊上的梅家柵建營寨、造戰船、募兵積餉,舉旗抗虜。
又聯合了沈自炳沈自留兄弟倆平望爛溪的義軍,互為犄角。
雖然白腰黨的主力戰船是只可坐六七人的狹長『箭船』,操漿搖擼,但勝在輕便快捷,他們又多是本地漁民,熟識水路,所以兩支人馬擁有上千漁船,通過暢通的情報網絡,屢屢出擊襲擊偽軍、韃子,倒是屢屢出奇制勝,雖都只是些小勝,但也給韃子造成很大麻煩。
吳易他們甚至還成功伏擊過博洛的一支百人馬隊,吳沈兩家聯合設伏,最終把這一百韃騎盡皆殲滅。
但說到底,就連在不遠崇明的義陽王和黃蜚等,都沒怎麼把他們放在眼裡,覺得不過是群水寇或者說是鄉紳武裝罷了。
可魯監國卻如此重視他們,一來就授封漕運總督兼江寧巡撫,他們如何不驚。
吳易都驚的連連推辭,「臣只是區區主事,安敢受此職,請殿下收回成命。」
在北京淪陷時,吳易連個正式官職都沒,弘光立,投史可法,才表授為職方司主事,不過七品,後監軍揚州,依然也只是七品御史。
大明的總督巡撫雖非正式職務,但一般也起碼是副都御史、僉事御史這樣的三四品的大員出任,或是兵部侍郎這樣的三品大臣出任啊。
吳易的官職,原本也僅是比縣令高點,這還是因為弘光初立時的特殊性,正常情況下,在京侯官的吳易若是沒有過硬的背景,是很難留在京城,侯到六部主事等這些京職的,最大可能還是到地方出任縣令縣丞等。
縣令做的好,往上升,一般也是升京城的主事等或是地方的府通判或是大縣縣令,往上升得按部就班,正常要升到知府這樣的地方掌印官都還有很長的路,做了知府,再升是道員,再是省的三司副職,如按察副使、左右參政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