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執刀記 144 核心
244年9月,晉州州治臨汾,林建岳對晉寧軍各將領就如何在河東發展作戰做最後一次部署。
晉寧軍一戰後,步卒已超過八萬,騎兵超過五萬,看似很多,但對於晉寧軍控制的地盤來說依然不足,更不要談進攻了。
「韓先生,河東情況比較複雜,我們是新來的,有支持我們的人,更有一心當叛徒的人,我會安排鎮撫司到河東來建立分司,統一由你管轄,如何區分這個事是晉寧軍是否能在河東發展壯大的關鍵。胡人不會放任不管的,但不會全力來進攻,如果胡人有了內應,晉寧軍就危險了。也不能胡亂懷疑,否則會失去人心,所以內政管理上要重用劉家及晉濟書院的人,他們會給你提供幫助,你要管好用好他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韓玉衡自然明白,要防止晉寧軍在林建岳麾下以劉家為核心形成新的派系軍隊,讓林建岳的核心部隊與其他部隊有隔閡。
鎮撫司已多次報告,隨著林建岳地盤的擴大,軍隊的增加,派系已經成型,同樣的規模情況下戰力反而下降了,相互之間的協作已達不到原來的水平。
劉河生的部隊是林建岳的元從核心部隊,是林建岳親手建立的,是最信任可靠的部隊。這次來河東,一是形勢需要,二是要以這隻部隊為核心在中原之外發展,因為建制規模已經限制了它在中原進一步擴大,既然出來了,利用河東的有利條件,依託劉家繼續發展,成為凌駕於所有派系之上的主力,讓胡人產生誤判,在關鍵時刻給予其致命一擊。而林建岳回中原後又將重建龍捷軍第一軍及騎軍近衛部隊,抽調其他各軍最強部眾,弱枝強幹,形成新的核心。
林建岳不是懷疑各軍有異心,而是他發現如果不是他親自指揮,各軍之間很難親密無間協作,現在已有龍捷軍、信陽軍、無為軍、襄陽水軍及孫正義的淮西軍五個方面軍,以後相互之間是需要配合作戰的。但時至今日,又怎麼可能每場戰役都親自指揮呢?甚至以後親臨前線的機會都不多了。有了核心部隊則不同,關鍵戰役派出去,其它部隊必然以其為中心,協作無怨言,有利於提高全軍戰力。
「河東三年內以防守作戰為主,發展軍力到二十萬,騎軍擴大到八萬。有幾個點需要把握,一是陰地關,增強城防,修建副城,擴大駐紮的防守兵力。二是冀縣,地處晉、泌州及隆德府三地之間,是最可能被攻擊發生戰爭的位置,現在阿日查已離開那裡回到隆德府,應立即派兵占領,防守兵力不小於三萬,同樣要恢復城防,若有條件繼續加強。三是騎軍主力要駐紮在晉州州治臨汾,方便向各方支援。四是冬季黃河封凍作戰問題,每年這個時候是最危險的,開封、關中及隆德府的騎兵均可長驅直入,晉寧軍要專門建立三支斥候部隊監視三個方向,有五萬以上敵軍調動需及時報告。我會常駐洛陽,保留5萬以上快速部隊策應你們,騎軍訓練都會在黃河邊上。」
「最後是後勤保障問題,現在咱們占領的河東幾州是養不起二十萬大軍的,不過劉家會從太原支援一部分,我會從中原支援一部分。晉寧軍是以後反攻河北開封收復中原的核心主力,訓練不能停,有戰不要怕。就拜託諸位了。」
大都汗宮,巴圖蘇正跪在李重山面前請罪,但李重山怎麼會怪罪於他?整個戰役過程早已知道,巴圖蘇主力未損,只是失去了南部諸州而已。
林建岳的表現過於出色,連巴圖蘇都奈何不了他,自然就上升到生死大敵的程度,如何對付林建岳才是李重山關心的。
秦正浩有些後悔,早知道林建岳個人能力如此之強,當初還不如慫恿李重山去呢!
又是一年過去了,河東戰略的成功,林建岳實力進一步增強,再給林建岳一些時間,就到了雙方主力第一次大會戰的時候了。
因此秦正浩當先說道:「河東天下形勝,從這次巴圖蘇元帥在河東的行動可以看出,只要敵人充分利用地形,要徹底將林建岳的部隊趕出河東,沒有三十萬以上主力大軍是不行的,也就是說還需從河北或者關外調十萬過去,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現在晉中太原還在,通過呂梁山脈通道仍可與關中保持聯繫,隆德府也可威脅他們。我的意見是再調少量精銳去河東,將林建岳的晉寧軍壓制在南部就行了,關鍵還是如何對付林建岳的中原主力,那才是他的根基和核心,他的河東戰略不過是為了拖住我們,給他發展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