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四年 第十一章 勝負
距離激戰正酣不過數里的衢江,金華鎮鎮屬水營在剛剛通過佩風灘之後,就在轉而向南的途中與清軍的衢州水營遭遇。…≦,
自衢江溯流而上,在神塘源與衢江交匯之處掩護小船進入神塘源燒毀清軍的浮橋,這是經過了參謀部縝密計算後,由陳文直接下達的命令,也是他們這支水營在這場事關浙江抗清大局的會戰中最重要的任務。
神塘源不方便大型戰船駛入,但是攜帶著火油的小船隊足以將浮橋盡數燒毀。而到了那時,神塘源以東的韃子主力不過是瓮中之鱉罷了。
只不過,一方順水,一方順風,奈何這風卻還沒有達到足以讓行船在逆流中超過順流而下的船隻的速度,所以即便是暫且還有風向的便利,金華鎮的水營也遠沒有他們的對手的速度更快。而隨著衢州水營的突然出現,設法掩護小船進入神塘源的水營戰船被堵在這裡,不得不先行與清軍水營交戰。
「應該再早點出發的。」
楊開在剛剛便對坐艦的船長發過這等牢騷,不過船長卻不敢接這個茬。水營出發的時間是參謀部定下的,因為他們得到情報,往年的這段日子,風向對溯流而上的船隻都比較有利。
只不過,缺乏對流體動力學等物理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順風不順水中揚帆與順水不順風中將風帆收起的速度比的預估錯誤,導致了水營被清軍卡在了這麼個不尷不尬的境地。哪怕整個水營里,自指揮到負責前鋒船隊的楊開再到下面的船長、舵手、水手沒有人懂得如何計算,也同樣只能根據經驗來預估,但是卻也並不妨礙他們的吐槽。
「咱們水營應該有自己的參謀部,不能讓那些書呆子和步兵隊出來的參謀瞎指揮水營的事情。即便不能,參謀部里也應該有咱們水營出身的參謀才行,否則只會壞了爵爺的大事。」
這裡距離神塘源還有不到三里的水程,順風的話很快就能抵達,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與清軍的衢州水營在這裡決戰,待擊敗了清軍後再行。
「打旗語,告訴錢游擊和後面的弟兄們,韃子的船比咱們少,衝上去,一口氣打垮他們!」
怒吼著的楊開命令水手們從船艙里搬出了用於水戰的一些火器,從中隨手拿起了一個火毬,看了看疾馳而來的清軍船隊,又放了回去,繼而將腰刀拔了出來。
「韃子沒張帆,靠近點兒,扔撓鉤,跳幫!」
………………
衢江上,明清兩軍水營的火炮此起彼伏,待靠到近處,便以火器、弓箭攻擊,緊接著便跳幫廝殺,一時間竟難解難分了起來。
兩三里地之外,方圓數里的戰場上,只算戰兵加在一起便超過兩萬的明清兩軍,正在進行著自去年舟山之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會戰,一次以野戰決定浙西南戰略主動權的會戰。而且此刻,更是已經到了最關鍵的當口。
陳錦麾下的那支騎兵來自於參戰的各部清軍,幾乎可以說是整個浙西、浙南和閩北的精華所在。除了用以護衛軍官的親兵外,幾乎是全部都被他抽調了過來,只有江西提督劉光弼僅僅派出了一百餘騎,反倒是在比例上要上得多。
劉光弼是漢軍鑲藍旗出身,與陳錦的正藍旗並非一旗,平日裡也沒什麼交情。況且,劉光弼身為江西提督,直接受命於江南江西總督馬國柱和江西巡撫蔡士英,此戰只是臨時借調而已,並不在陳錦的浙閩總督管轄範圍之內。眼下還在不顧傷亡的奮力作戰已經是頗為難得的了,想要用他手中的精銳來給陳錦的計劃當炮灰那是想也別想。
不過,陳錦此人在舟山之戰時就曾有過將責任推卸給非直屬武將的劣跡,這幫關寧軍出來的雜碎好像都慣用此計。為防事後如蘇松總兵王璟那般莫名其妙的背了黑鍋,劉光弼還是派了百餘騎暫歸陳錦直轄,這樣任誰也不好再說他一句不是了。
戰場的最南端,大隊身披甲冑,頭戴如頂著避雷針一般的頭盔的清軍鐵騎疾馳向南,意在繞過還在瘋狂廝殺中的那兩撥鴛鴦陣,直撲陳文早已移動到明軍左翼後方的將旗。
避雷針上的纓子已被疾馳的風拉拽得橫了過來,這批清軍騎兵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清軍左翼和中軍徹底崩潰前陣斬陳文,或是砍倒明軍的將旗,造成明軍在士氣上的崩潰。
「戰術機動速度遠超步兵的輕騎,這樣使用確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