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四年 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進 下
江浙明軍的豫章師和永嘉師、金華師和江都師、丹陽師和大蘭師分別從皖北、運河以及沿海三個區域齊頭並進,清廷的淮北防線在短短的半月之間便土崩瓦解,數以四萬計的淮北綠營面對處於數量絕對優勢的江浙明軍北伐部隊,可謂是聞風而降。
自收復淮南以來,江浙明軍準備三年有餘,一旦發動,便是雷霆之威。如此順遂,其中多有軍情司對淮北綠營和官吏的策反,依仗著江浙明軍的強大實力和過往戰績,淮北地區缺乏足夠八旗軍控制的綠營們紛紛倒戈相向。說到底,這就和他們當年降清時的思路沒什麼區別——敵人過於強大,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其中,就這麼簡單。
「我部橫掃淮北,如今先鋒已經進入山東地界,此番北伐,確是要比預計之中的更加順遂。」
江浙明軍早年在實力處於下風的時候尚且能夠連戰連捷,如今整體實力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這幾年與尚耿二藩的藩兵、與秦藩的大西軍之間的戰鬥往往都是碾壓式的戰鬥,軍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樂觀,甚至是膨脹的情緒。
此番北伐,與淮北地界哪怕是一次小規模的戰鬥也無,就算是在徐州的那次衝突也是被策反綠營與八旗軍之間的戰鬥,江浙明軍無有一兵一卒的傷亡,形勢稱得上是一片大好。
麾下的眾將和參謀們一片樂觀,陳文也是微微一笑,繼而言道:「虜廷的命門在於他們的核心人口數量太過稀少,有限的人力資源只能全部傾注於新軍之上,就算如此其中還少不了這幾年新入旗的貨色。於淮北,此間雖是北伐軍的必經之路,但卻依舊無法提供更多的八旗軍來進行牽制,唯有利用綠營作為炮灰一途。可是綠營原本就大多是降了韃子的舊明軍,他們既然能夠剃髮降清,自然也能夠倒戈相向。虜廷的淮北防線看似可笑,其實關鍵還是核心人口的問題導致戰略布局受到制約所致。」
陳文說到這裡,作為隨軍參謀司謀劃科的科長,張恭彥便代表了眾人向陳文問道:「那麼按照監國殿下的意思,接下來的進軍就不會像現在這般輕易了?」
「是的,韃子可以放棄淮北,甚至可以放棄山東。以著他們的核心人口數量,唯有新軍擊破我北伐軍主力,方能藉此翻盤。否則的話,這些地方就算是沒有丟得那麼快,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了。有人,才有未來可言。」
………………
中路軍在淮北的高歌猛進,甚至開始了對山東的蠶食,三路北伐的另一路,由九江郡王張自盛率領閩中師和苗國公侯國遠率領的廬陵師分別自襄陽和黃州出發,進攻河南地界。
河南南部的南陽府和汝陽府早已與江浙明軍安通款曲多年,兩部兵不血刃的收取了府城和沿途的縣城。
當陳文抵達徐州重鎮,沿著運河和沿海兩條路線繼續北上的大軍進入山東地界之時,西路軍的兩支主力剛剛在汝寧府北部的上蔡縣完成集結,計劃由此經郾城、許州一線北上開封府城。只要收復了開封,與皖北的明軍協力拿下歸德府,西路軍依靠對這四個府的府縣的實際占領來壓縮清軍優勢騎兵穿插河南、皖北道路的目的就算是達到。
至於河南的西北部,乃至是陝西和山西,完全可以等待中路軍擊破清軍主力之後再行緩緩圖之,估計到時候傳檄而定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然而,兩個師的部隊兵力不少,加一起也有兩千餘騎,但是這麼大的區域,面對河南提督線國安所部由清廷特別組編的五千騎兵,配合河南北部的綠營騎兵,根本不是這支西路軍能夠應付過來的。
攻取這兩個府的過程中,雖有當地綠營反正,但卻還是遭到了幾次小規模的襲擾。如今大軍合流,準備北上開封,根據探馬報告,清軍的騎兵數量也越來越多,列陣而戰倒是不怕,奈何糧道關乎重大,這兩個府也有為數不少的縣城尚未收復,當地綠營也沒有全部歸附,若是與這些清軍騎兵合流,必成禍患。
「線國安這個狗漢奸,某聽軍情司的人講,這廝油鹽不進,軟硬不吃,前番將說客送交虜廷,現在又全心全意的騷擾咱們,簡直比真韃子對虜廷還要忠心。」
比之張自盛,侯國遠所部遭到的襲擾次數遠遠勝之,對於這個定南藩的舊將可謂是深惡痛絕。
眼見著西路軍的副帥如此,張自盛作為主帥,也只得出言安撫道:「襲擾咱們,總比他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