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車 第八四九章 討論
強AI一天的工作量,相當於十萬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辛勞一年才能完成,不、這樣講還是錯的,應該是一天的工作量,需要十萬名專業人士,辛勞一年才能透徹理解,這的確令方然十分震驚。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一早預計到強人工智慧會勝過人,但,他委實沒想過,差距居然會大到這種程度。
1:36,500,000,懸殊的對比,乍一看去並不會讓民眾十分驚訝,畢竟,他們多少都知道,計算機在數值處理方面的能力,早已碾壓人類。
最新的超級計算機,在西曆1500年,一秒鐘完成的計算量,全人類加起來演算萬億年都做不完,這種生動、卻又不甚形象的類比,早已出現於諸多媒體,即便小孩子都可以說道一二,似乎無須大驚小怪。
但是,對「盤古」這樣的強AI,這一比例的含義則完全不同。
觀察其工作內容,1509年前,「盤古」主要替管理員打蓋亞大戰,1509年後則全面轉向新世界的建設。
這些問題,絕非簡單粗暴的數值計算,也不是傳統AI的「神經網絡」、「回歸分析」那一套,而是包含從「特大跨度斜拉索結構分析」到「尤洛浦早期文明追溯與對照」等諸多課題的大雜燴。
所有這一切問題,包羅萬象,規模龐大之極,根本就不是傳統的AI能應付得來。
而「盤古」,憑藉超強算力與卓越的內核邏輯,則一直遊刃有餘,事實上解決了淨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科技攻關與工程實踐問題。
這樣的能力,顯然,和數值計算根本不一樣,
而是只有某種「自我意識」,速度極快、覆蓋極廣的東西,
才有可能應付。
如此龐大而繁雜的系統,在1500年時的一天之工作量,集結淨土全體民眾參與,也要解析一年多之久。
而現在,經過幾十年的大發展,哪怕基本架構與底層邏輯沒有更替,今天的「盤古」能力也相比1500年又提升了一大截,一天的工作量,恐怕需要全體民眾解析幾十年、幾百年才能完全理解。
解析,都需要這樣長的時間,人類又如何奢望去改進這一系統。
仰望星空,與旁邊一樣沒什麼困意的男人閒談,兩人的看法類似,都不認為「盤古」這樣的系統,可以被人類理解,更遑論改進。
現在的情況如此,展望未來,希望就更加渺茫。
說到這裡,男人倒心念一動,向淨土的前管理員提出疑問:
「方然,既然對『盤古』這樣的強AI,人類根本無法理解,更談不上徹底解析、改進其內部架構,這樣一來,在未來的漫長歲月里,我們就得一直依賴這自我疊代、自我發展的系統,而根本無望插手?」
「應該是這樣,畢竟,人和強人工智慧的差距,現在早已是一種望塵莫及的程度。
不過……」
「不過什麼?」
「原本倒也未必一直如此。
是這樣的,在規劃『混沌』中樞,對、也就是你我現棲居其中的『意識遷移承載機構』時,相關研究人員和我本人,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能力,在意識遷移、接近永生後,究竟如何去度量。」
偶然說到這話題,方然想了想,組織一下自己的思路:
「馮雲,關於一個人的能力,是否有極限,這極限又大概會是怎樣的,在舊時代,或者說自我意識必須棲居於身體的時代,
並不是一個多麼難回答的問題。
只需回顧歷史,尤其在蓋亞文明的近、現代,湧現出的一大批傑出科學家、歌名家,這些人的能力與見識,差不多就是一個人能達到的極限;
在那之後,直到舊時代末年,人類固然取得過更輝煌的成就,卻完全是群策群力的系統工程之功勞,單論其中的某一個參與者,能力,可能也很優秀,但卻不見得能勝過那些歷史留名的科學家們,這是很顯著的事實。
另一方面,物理上的限制,人體的腦神經系統之架構、規模,也真切的存在著。
正是這種限制,表觀上,讓一個人的記憶、智力與思維,有不可逾越的上限,非但如此,受腦神經系統的基本架構限制,
這上限,幾乎沒有提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