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車 第五五五章 旦夕
();
不是礦藏,就是石灰岩,再或者是生物體,總之,碳的來源無非是這幾種。
至於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蓋亞表面究竟有了一些怎樣的變化,不僅阿達民,nep大區的研究者們也無從觀察。
但,稍加思考,也不難猜到幾分。
一言蔽之,在全面內戰後的「新時代」,蓋亞表面的人類活動,完全以寥寥幾十個管理員的意志驅策,目標則是這些傢伙的野心,在此前提下,一切人類活動(或者說機器活動)根本罔顧任何環保、生態利益。
一旦明確這點,此時此刻,蓋亞表面的此類行為,是採礦,還是發電,是戰爭,還是屠城,都會造成生態的極大破壞。
進而,甚至會一點點改變蓋亞大氣圈的成分。
這種原因,相比於氧含量的004之變化,更令方然感到一陣頭皮發麻。
完全不顧長遠利益,事實上,也根本沒心思、沒條件去想太多,這種立場,東北太平洋大區其實就一直如此。
在制定規劃時,ai根本不會考慮任何環境影響,為提升供電穩健性,規劃一座巨型火力發電廠,為此而剷除大片森林,爆破巨量喀斯特岩體,甚至用刀耕火種的方式開闢通路,敷設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這一切,無疑都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
森林被剷除,岩體被炸坍,最終,在大氣、水與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固定碳都將氧化,繼而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入大氣。
一邊大興土木,瘋狂燃燒化石燃料以獲取電力,一邊則是生態環境的毀滅。
粗略估計,蓋亞表面的植物,換算成含碳的總量約五千億噸,相比地下礦藏與石灰岩等,更容易被破壞,博士在報告中提出假設,如果在最近三到五年中,蓋亞表面的植物以年均55左右的速度「消失」,則可以解釋氧含量與二氧化碳含量波動的50。
否則,單考慮化石燃料,與石灰岩等地質物的氧氣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並無法解釋數據為何會飆升。
蓋亞在燃燒……
這,是瀏覽報告後,方然腦海中的第一個念頭。
55的植物,被燃燒為各種氧化物,其中固定的碳變成了二氧化碳,這比例並不很可怕,然而再想一想,蓋亞生物圈的植物,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海洋表層,這些植物顯然無法「燃燒」,事態就立即變得十分可怖。
植物,在人類活動面前,幾乎沒有任何逃避的能力,更遑論抵抗。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是戰爭,還是開發行為,蓋亞表面的植物正在被毀滅,這,是監測數據背後的殘酷現實。
而一旦植物被毀滅,從森林,到草原,再到荒廢已久的耕地,蓋亞表面的一切生物,就會失去植物這唯一的食物、也即能量之來源,到那時,除極少數人還能憑藉儲備與「造飯機」苟延殘喘外,絕大多數物種都會殉葬。
即便理智在告訴自己,「蓋亞的植物全滅」,並不會發生,巨大的生態危機還是讓方然感到十分棘手。
原因,不止於眼前的情形,在人類毫無顧忌的活動影響下,蓋亞生物圈的態勢每況愈下,更在於面對這一切,身為阿達民,掌控偌大nep並(理應)決定一切的管理員,自己卻沒辦法將這勢頭遏阻。
資源,能源,乃至所有的一切,必須為蓋亞大戰做準備;
此時此刻,不止是自己,蓋亞表面的所有割據者都不會有閒情逸緻,去搞什麼環境保護。
環境,蓋亞表面,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似乎應該被全體人類所珍視,現實情形卻是,身為管理員而想的很明白,倘若無法在競爭中取勝,最終成為「那個人」,蓋亞的一切對自己而言,便毫無意義。
環境保護,維護現有生態,倘若只是為「那個人」暫時呵護資產,又有什麼意義。
這一點,即便情感上萬分厭惡,理性卻毫無猶豫,方然只能耐心聽完克萊德曼博士的報告,然後有氣無力的擺擺手,讓在場的科學家們稍安勿躁。
現在,不論這些人,還是自己;
除默默送別外,又還能為命運多舛的這文明,做一些什麼呢。
「諸位,關於北大陸,乃至蓋亞表面的生態現狀,本人已有全面的洞察。
至於接下來的對策,在這裡,作為阿達民,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