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車 第五六二章 永續
100複製模擬式系統,原則上,是一種違背現有物理規律的操作。
基於這種認識,不論阿達民,還是774研發機構的專家,都不認為在未來某一天,人類會有能力對人腦「r、rv」。
思考進行到這裡,事實上,過往大量科幻作品中的設想,已經被完全否決。
但這一點,本就不是方然的初衷,他的並非「意識遷移」、「意識複製」,而是意識的永續維持。
只有正在思考的「我」,這意識,永遠維持下去,才是無限長的生命。
從這一動機出發,不難明白,即便人類的科技,出現飛越,甚至突破既有體系而掌握了「百分之百複製模擬量」的技術,能夠在破壞、或者不破壞樣本的前提下,完整提取人腦的全部訊息,甚至百分之百的將其複製,也仍然無助於永生。
根本原因在於,意識,在觀察者眼中,是一種極其獨特的存在。
站在人的立場上,審視自身,不得不承認所謂「自我」根本便是指這正在思考、正在運作的意識本身。
觀察、審視著意識的,是意識,這賦予其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特質。
「意識」這種東西,不言自明,對旁觀者、與其本人,價值,意義,本質,全都根本不一樣。
故「意識究竟是什麼」,這一問題,對旁觀者、與當事者,也會有截然不同的答案,且相互間差異巨大。
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可以認為,意識,是人腦這台分布參數模擬式計算機上,正在流動著的信號。
不是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神經連接,也不是人腦中以突觸形式保存的數據,既不是硬體,也不是軟體——而是在這一套軟硬體體系運行之時,流淌在神經元、軸突、樹突乃至突觸交界處的生物電,所有這些信號的總體。
這動態的存在,便是「意識」。
意識的這種定義,顯然,在數字式電子計算機中,並沒有一個對應的、可比擬的存在。
正因如此,將人腦與電腦簡單類比的眾人,才會一直徘徊、躑躅,而始終悟不透意識的本質,甚至對其視而不見。
對一台數字式計算機而言,運行狀態,流淌在系統中的信號,並無關緊要。
數字式設備,皆有隨「時鐘」運轉的特性,線路、器件與模塊中的電信號,完全由路徑上前一節點在前一選通時刻的電位決定,即便路徑多少會有損耗、失真,引入的變化,也會因數字式系統的特性,在下一次信號轉換、重製時被抹掉。
換句話說,對數字式計算機而言,流淌的電信號,並不是一獨立的物理量,而完全由軟硬體體系決定,沒有額外考察的必要。
這一特質,並非是說計算機系統,便不會有「意識」;
而是說人的「意識」,一言蔽之,並無法在計算機中找到對應的相似之概念。
正是基於這種本質的認識,結合人腦的分布參數模擬式特性,立即可以明白,即便通過某種手段,百分之百的複製人腦之架構與存儲訊息,得到的,也不過是一具100相似的「載體」,而無法得到樣本上承載的,活的意識。
如果說,無法百分之百複製人腦,是意識遷移、複製的第一道天塹;
那麼無法百分之百偵測、再現人腦的生物電,便是意識遷移、複製的第二道天塹。
第一道天塹,迄今為止,人類手中的科學都無法逾越,又何談將瞬息萬變的模擬量之集合,瞬間測度,並將其在複製品中再現呢。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意識遷移、複製」,倘若無法越過這兩道天塹,便是白日做夢。
所有這一切結論,對話中,方然只走馬觀花般想起。
一開始就清楚這大大超出人類掌握的科技水平,甚至於,以目前的科學體系來考量,未來也幾乎毫無實現的希望,資源寶貴,時間亦然,他當然沒空糾纏於此,而另有訴求。
意識遷移與複製,皆無可能,這一事實或許會令很多妄想永生者絕望,方然卻渾不在意,他很清楚,這些手段對追尋無限長的生命,幾乎毫無用處。
站在意識自身的立場上,要讓「自己」永存,究竟需要怎樣做呢;
絕非僅僅有能力製造一個百分百的複製品,或者百分百的遷移術,即便這些超卓的手段,足以騙過任何「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