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逆襲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省患18
更新:05-24 16:51 作者:銅錢道人 分類:軍事小說
後果不容細說,正衝出街口的士兵都被直接打的粉碎,槍支也被打斷了,一捧捧碎肉砸在地面上。
而沖得慢的,看到這種情況又收不住腳,慣性的又沖了出去,結果又被打倒,只有沖在中後部的人,才保住了生命。
就是這幾秒的時間內,近20名士兵死在了這個街口。
剩下還活的士兵還沒有緩過神來,這才多久,就看著沖在前面的同袍死在自己的面前。
接著,就看著數個冒著灰煙的黑點摔到自己面前,往地上低頭一看,是個尾部冒著黑煙兒的木柄鐵殼子。
停了幾秒鐘,正在發愣的同時,突然看著這個鐵殼子「碰」在自己面前爆炸,無數的碎鐵片飛向自己,在手榴彈爆炸的同時,周圍的士兵,被炸的炸碎,炸透,炸死,身體都像破衣服一樣,無數的傷口冒著血,重重的摔在地上。
他們並不了解這樣的戰鬥模式,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在這個時候的中國各地軍閥手下的士兵,一般都是如果占點便宜,也不會主動出擊,而是接著原地待命,這樣就會失去追擊敵軍的最佳戰機。
但是,在方同手下的軍隊中,所以情況絕對不可能出現。
方同手下的軍官和老兵都是由系統產出,他們全部擁有由系統植入他們腦袋裡的多年的戰鬥經驗以及各種戰鬥例子和戰鬥時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這些經驗告訴他們,在什麼情況下,該如何去把握戰機,並擴大戰機。
在敵軍衝出街角並被排槍打死之後,街壘里的一個班長便立刻主動握著手裡的衝鋒鎗跳出沙袋堆成的街壘,帶著手下的衝鋒鎗手向前突擊,先扔出數顆手榴彈,接著靠向街旁的房屋,默數幾個數,在聽到手榴彈爆炸聲之後,立刻向敵軍發動突擊,不斷衝鋒邊不斷扣動扳機,射出致命的彈雨。
他們採用的是兩兩配合戰術,一人在進攻,一人在旁掩護,在前面一人的子彈打光之後,換彈匣之際,旁邊掩護之人便立刻上前開槍,掩護戰友,與此往復,便能做到不斷的對敵人進行火力壓制。
在這個年代,民國所謂的精銳部隊,大多也都是上過很多次戰場,懂得躲避下彈道,以及走路的時候怎麼拐彎來增加躲子彈概率,但是他們並沒有經過非常系統的訓練。
這個年代最經過精銳的訓練的是北洋各鎮,也就是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時候的幾家起家部隊。
這些部隊都是按照德軍步兵操典訓練的,所以,在那個年代,北洋陸軍便可稱之為,中國第一陸軍。
之後,民國建立,袁世凱死,北洋各軍分為直系、奉系、皖系等派系,原來的老兵也在各個軍閥的混戰之中不斷的消耗掉,而為了打仗,只能不斷的抓壯丁募新兵,但是兵有了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訓練他們。
大家的戰鬥模式也都是盲目中鋒,這樣每次戰鬥之後,各部隊都是傷亡不下。
而只能不斷的募兵,不斷地消耗,很多的老兵也就這樣消耗掉了,那個年代,基本上,很多部隊就像鎮嵩軍這樣的基本上就是烏合之眾,只能打打順風仗,大多是這樣的部隊。
這樣的部隊也就打打土匪,和別的烏合之眾的軍隊打打,但是對上日軍這樣的訓練有素的部隊,就毫無戰鬥力可言。
但是,現在的北洋各軍閥中還是有一些訓練有素的部隊,在袁世凱死後,公認的北洋練兵第一人,便是被稱為「玉帥」的吳佩孚。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
秀才出身,後投效北洋,並成為直系軍閥首領曹錕的第一戰將和智囊。
吳善於用兵,富於韜略,軍事才能在當世中國武人中堪稱首屈一指,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更為世人矚目。
在其軍事生涯前期,曾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有「常勝將軍「名。
吳佩孚現在依然健在,依然是現在民國軍閥之中直系軍閥的第一戰將,而他手下的軍隊,也是北洋之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進攻的這幫騎兵,都是新軍第二師的老兵了,他們也聽說過北洋軍強悍的戰鬥力,這幫跟北洋軍打著同樣的五色旗的,也不知道是北洋軍中哪一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