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鐵血榮耀 第四十六章本·沙特的眼光
(燃文書庫)《慕尼黑協定》雖然成功的簽署了,但在簽約各國的領導人心裡,卻是滋味各有不同英國首相張伯倫的心裡是沾沾自喜,他是個和平主義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的英國士兵的死亡感到痛心疾首在他眼裡,捷克斯洛伐克雖然把蘇台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但卻有效的避免了戰爭他認為這對捷克斯洛伐克來說,還是值得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能力雖然在世界十大工業國家裡排名排在世界第七,僅在美、蘇、德、英、法、意之後,但真要和德國之間爆發戰爭的話,蘇台德地區依然會不保,可能還會損失更多的國土和無數的士兵的生命尤為讓他滿意的,是慕尼黑協定簽署後,希特勒還向他做出了保證,德國和英國在出現不同意見時,兩國絕不發生戰爭,而是用和平的談判方式來解決爭端他覺得,作為德國的總理,做出這樣的保證,是值得信賴的
儘管在英國國內以丘吉爾為首的一部分保守黨勢力對他的這種和平理念予以激烈的抨擊,但張伯倫卻自認為他看的比丘吉爾他們更清楚英國在與華夏的印度洋海戰戰敗後,才又開始再次重整軍備,但眼下的軍事實力並不足以支撐與德國交戰,而他的同盟中,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盛行,而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欠下的戰爭債至今都還沒有還清法國國內局勢一片混亂,政權更迭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們也沒有意願與德國翻臉,不然就不會拉著他來和希特勒談判了而歐洲的另一個強國義大利則是德國的盟友,想讓義大利作為自己的同盟去進攻德國那不是開玩笑麼?這種情況下,英國還真的強硬不起來只有丘吉爾這種戰爭狂人才會傻乎乎的叫囂戰爭,當初與華夏的衝突,就有這個傻胖子的蠱惑,結果帶給英國的只是羞辱
法國總理達拉第心裡卻是苦澀的無奈在法國的第三共和國期間,法國總理這個位置是個很弱勢的職位在法國的憲法中規定,法國國會有權進行一次對總理和內閣的不信任投票達到規定票數,總理和內閣就必須辭職所以,幾乎每年內閣都會改組兩次因為每年都有兩次國會的全體會議,幾乎每次全體會議,都會有人提出要對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奇葩的是,每次投票的結果都是以內解散改組所以,他這個總理,從1933年開始到現在短短四年時間裡,他已經三度出任總理了法國國會中,厭戰情緒很重,這從德**隊進占萊茵非軍事區和吞併奧地利這兩次明顯違反凡爾賽和約,並且造成對法國極其不利態勢的情況下,國會都反對向德國提出交涉,就可見一斑了現在,為了捷克斯洛伐克,國會那幫人會同意向德國開戰嗎?在這種情況下,割讓一個蘇台德地區,恐怕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
英國和法國的這種態度,在希特勒眼裡,那就是另一種解讀了他認定英國和法國都是外強中乾的虛假的強國,只要沒有涉及他們本國的利益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膽量與德國開戰德國在今後對待相鄰的周邊小國時,盡可以放心大膽的按照德國的意志行事,也就是按照他的個人意志行事而不必擔心英國和法國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
作為這次協定簽約的義大利,則純粹是個打醬油的,墨索里尼參加簽約,更多的是以見證人的面目出現的英國和法國的表現,在他看來,那就是小丑同時也為他能與德國結成盟國感到慶幸德國能這樣做,義大利也同樣可以這樣做
至於被迫割讓蘇台德地區給德國的捷克斯洛伐克則是最悲催的英法德意四國簽署協定,割讓他們國家的土地給德國,他們卻連簽約的資格都沒有,只有默默的服從當張伯倫在倫敦機場上大聲向到機場歡迎他的人們宣布,他張伯倫為英國人民帶來了一個時代的和平的時候,他們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這個協定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割讓國土的屈辱,他們還要保證在蘇台德地區的所有市政設施、工廠等財產不受毀壞的,完整的移交給德國,否則,他們就是違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消息傳到楊寰宇這裡的時候,楊寰宇真在秘密視察卡達半島特別租借區並且,他還要在沙烏地阿拉伯,和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本·沙特秘密會見,就華夏在今後的中東的行動進行溝通在楊寰宇的計劃里,這一次,華夏國防軍不會再幫著本·沙特擴張領土了,他要扶持新的阿拉伯國家來與本·沙特進行抗衡前段時間本·沙特與美國人之間的勾勾搭搭,讓楊寰宇心裡十分不爽,但他對這片土地上的土著也非常頭疼參考前世的經驗,楊寰宇有心在中東半島再扶持出幾個政權,特別是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