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更迭 第104章 西漢廢帝
更新:10-26 00:46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 分類:軍事小說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漢昭帝駕崩,享年二十一歲。昭帝突然發病死去,這使得主管帝陵營建的官員非常狼狽,因為皇帝的陵墓還沒有認真營建,於是他們趕快租用了三萬輛牛車,從渭河灘拉沙,構築地下墓室。倉促歸倉促,昭帝平陵的隨葬品仍是十分豐富的。當時由霍光主持昭帝喪事,墓室中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國不可一日無君,霍光在處理好昭帝喪葬事宜之後,便開始著手選拔新君。昭帝並無子嗣,他死後,朝中許多大臣主張立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廣陵王劉胥為帝。但是霍光知道劉胥品行不端,所以當時漢武帝才未立他為帝。現在由自己輔政,反而選立一個失德的皇帝,怎麼對得起死去的漢武帝呢?霍光只得再冒得罪許多大臣的風險,決定另選繼承人。
他和皇太后商量,迎立漢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廣利、劉屈氂等因為策劃謀立昌邑哀王劉髆為太子,被漢武帝識破而滅族。後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正月,劉髆駕薨,他五歲的兒子劉賀成為昌邑王。劉賀卻是個不爭氣的人,剛即位就做了很多荒唐事。
霍光甚為為難,這個皇帝是在他的主持下冊立的,如此貽誤社稷,讓霍光感到既對不起武帝的託孤之恩,亦對不起先帝的賢明名聲。
朝中早年的輔政大臣,都已經在立燕王一事中伏誅,而現在的丞相又是一個明哲保身、難堪大任的人,因此,只有霍光的好友,當朝大司農田延年可以與之商量定議。
田延年對霍光說道:「大將軍乃國之中流砥柱,既然已知昌邑王不適合做君主,不如稟報太后把他廢掉,另選一個賢明之人當君主好了。你應該向商朝的伊尹學習。做一個安定漢室社稷的重臣。」
此事,還有一段淵源:霍光要廢肆意妄為、不能擔當國家社稷的劉賀,又怕日後擔「忤逆」的罵名,便想援引古例,看看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典故,於是向田延年問了一句「於古嘗有此否」。沒想到即此一問,也就開口見喉嚨,叫人看出「光不涉學」了,「不學無術」一說就是這樣來的。此後,歷代政治家都試圖避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深淺,而且高官和學者一般都能畫上等號,當然,除了那些開國元勛外。
霍光見此,其實心中已經有了定議,只是擔心僅僅憑藉他二人之勢,不免會落人口實,霍光對於政治從來都是謹小慎微,他怕田延年的意見不合禮法,最終還是選擇和其他兩個重要大臣商量。
其實,在大家的心目中,對於劉賀的胡作非為,都已經產生了不滿,於是,眾大臣一致決定要廢掉這個無道昏君。霍光和群臣一起去見太后,陳述廢掉昌邑王劉賀的理由,太后也同意了眾臣的意見。於是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就被廢黜了。
他也是漢朝歷史上唯一沒有帝號的皇帝。
後世統稱其為漢廢帝!
昌邑王既然被廢黜,皇位又空了出來。忠心輔政的霍光,日夜為此焦急不安。光祿大夫丙吉上書給霍光,推薦寄存在民間的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劉病已,後改名為劉詢,字次卿。戾太子(劉據)孫,史皇孫劉進子。出生數月,即逢劉據巫蠱事件。劉詢被祖母史家所收養,一直居住在民間。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昌邑王被廢後,大臣中有人進言說,皇曾孫劉詢有德有才,可接回宮中繼承皇位。霍光亦對劉詢做了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此人心懷仁慈、志向遠大,遂攜同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將此事稟報皇太后,接著就把劉詢接回宮中,擁立為皇帝,他就是有名的賢君漢宣帝。漢宣帝於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即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
被廢的劉賀,此後的生活可謂潦倒不堪,霍光新擁立的漢宣帝劉詢,在即位之後,心底到底有些忌憚,他害怕劉賀會不甘心,進而產生反叛的心思。
於是,劉詢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讓山陽太守張敞專門監察劉賀,此刻劉賀已經被軟禁,張敞發現,劉賀終日沉迷酒色,早已經變得毫無鬥志。劉詢知道劉賀從此難以成為自己的敵手,遂生出惻隱之心,沒有傷害他的性命,而是打發劉賀回到山東昌邑國,過著被監視的日子。而劉賀帶去長安的兩百多個官員除了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