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 第182章 只有自己爭氣了,環境才會變好(2/3,求推薦票,求月票)
不過,楊謙的問題,在李光民看來並不難解決。
雖然他也是第一次見到像楊謙這樣,在創作初期就能多種風格切換自如的音樂人,但從歌手的角度來看,一生中接受不同類型的創作人、不同風格的歌曲,其實是很稀疏平常的事。
「出專輯吧!不管你是以歌曲的風格,懷舊或者青春,民謠或者抒情,還是以歌曲的內容,愛國或者愛情,夢想或者是其他的,都可以。」
李光民分析過楊謙的歌曲,大體上可以分成這幾種類型。
「找一個主題,圍繞著這個主題去打造你的第一張專輯。等把這張專輯做出來了,然後再繼續做其他風格的專輯,沒有問題的!」
他提出的製作專輯的建議是很好的,相比於雜亂無序的單曲,專輯更加清晰地傳遞歌手想要表達的內容,也能讓歌迷們更加有目的地去聽歌,沉浸感會更強!
「老師,其實我有一個問題,這個得跳出我剛才的情況來討論。就是現在唱片市場都不行了,我們做專輯還有意義嗎?」
楊謙的意思,李光民很明白。
專輯其實就是唱片的一種製作、銷售的形式,唱片現在都賣不出去了,歌迷都是免費聽歌,或者充會員聽歌,極少數會以單曲購買的方式來支持詞曲作者、支持歌手,那製作專輯的意義又在哪裡?
【如果唱片市場都沒了,唱片、歌手們的未來又在哪裡?】
楊謙把話題,引入到了一個李光民都要沉默上一會兒的話題上面!
「老師,我其實在想,如果國家加大對音樂盜版的打擊力度,健全針對盜版、侵權相關的法律條款,會不會情況可以變好一點?」
「難!」
李光民沉思了一會兒,搖搖頭嘆氣。
他和楊謙開始了一場跟打啞謎一樣的討論:
「就好像你用慣了免費的塑膠袋,再讓你花錢買塑膠袋,你會願意嗎?」
不用花錢的盜版作品享受慣了,怎麼可能可以讓他們掏得出錢來付費享受?
「超市現在是要花錢買塑膠袋,我看很多人在需要的時候,也願意花錢買了。」
真的是國家要求付費的話,那很多人還是會遵循法律要求付費的,而且現在大家收入高了,也樂意為知識付費。
「可是,還是有部分商販,自己購買塑膠袋回來,免費提供,你作為顧客,你是選擇去他家買,還是去要自己花錢買塑膠袋的超市去買菜?」
當市場上同時出現盜版和付費兩種選擇的時候,作為消費者能又有幾個人抵擋得住免費的誘惑?
關鍵是,音樂不像菜市場買菜那樣,盜版和付費會有質量上的差別。
同樣是音頻,同樣是戴著耳機來聽歌,付費的並不能給予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啊!
人性是貪婪的!
消費習慣的培養,就跟要求喜歡偷懶的人鍛煉減肥一樣,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好的,能堅持下來的卻還能有幾個?
「那還是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法律上,我們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是不夠的,如果有足夠的法律條文約束,有比較明確又比較嚴格的懲罰措施羅列出來,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去違法。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唱片市場才能恢復過來!」
楊謙說的話很天真。
坐在他前面的戴振宏聽到了很想笑。
雖然他也承認,楊謙說的是對的,完善的法律保護,能讓唱片市場重回輝煌。
但大人(資本)的世界裡,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這個男生還是太年輕、太過理想化了。
沒有資本的推動,法律層面的改變緩慢到令人髮指。
但音樂版權的保護問題,其實最大的阻礙不是人們的付費習慣問題,反而是他們都忽視了的資本!
像短視頻平台,玩擦邊球式的影視劇剪輯侵權、音樂使用上的侵權,何嘗不是利用了別人利益的損失,肥了自己的腰包?
明面上他們是降低了創作的門檻,給更多的創作者帶來了更多廣告上、帶貨上的收益,甚至還給被他們侵權的音樂人帶來更多的流量。
但實際上,他們都掩蓋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數據上的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