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郡的日記書 淡(2023.8.21)
如果搜索一個事立馬就出了好幾種不同的答案,那就知道這東西本就是見仁見智,以自己內心的答案為準。筆硯閣 m.biyange.com
確實,當與自己利益掛鉤的時候,多少有點患得患失,仔細想來也沒什麼的,不值一提,沒有明顯錯誤的話,這些事情都可以做。
有些事不要讓,可有些事,也不能強求。比如……
沒有統一方向的,我們生來就不能是被完全約束的,拿新的東西就得做點新的事,即便微不足道,可變化就必須積累。
還是勸自己看淡一些。
縠觫不安,啊又想到這個詞了。寫出來還挺嚇人。
小a:「話說明天七夕呀!你打算干點什麼?」
我:「去圖書館紀念一下南唐後主。」
小a:「然後呢?」
我:「然後無言獨上西樓。」
小a:「你就不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嗎?」
我:「嗯,想是想,就是沒想好。」
小a:「我送你巧克力。」
我:「哦哦,甜甜的巧克力,我記得,自從我第一次見到這甜甜的巧克力開始,我就一直討厭它們。」
小a:「emmmmm……」
我:「開玩笑啦!我知道你在暗示些什麼。」
小a:「那我在暗示什麼?」
我:「你是在勸我多吃點巧克力自殺,反正或者也沒啥意義是吧。你怎麼知道我是單身狗的?」
小a:「emmmm」
好啦編不下去了。就圖一樂吧。說到底,我真不知道我一天天都在想什麼。
自動就是確定好規則後,不需要人的干預就可以行駛功能了。那首先規則必然是有限的,而且必須要帶著一個可悲的東西,有待更新的規則。
世界是變化的,說不定哪一天,連光速都會變化,雖說這就是太杞人憂天,可也是誇張地想要表達抓住事物的本質的重要性。
本質可能就是一種邏輯吧。正的邏輯,或者反的邏輯。誰先誰後。
也就是描述事物,做出決策,根據偏差和收集到的數據不斷修正對事物的描述,不斷做出決策。只是不知道目的是不斷清晰事物的本質,還是不斷加強對事物的控制程度。
就是,我為什麼要這樣描述事物,是因為我想要知道這東西的本質,認為這樣描述是更加接近客觀事實,於是這樣描述。
還是因為這樣描述有利於我進一步的操作,那樣的話,我可能會去化簡,去抽象,去做偏導數,做一切有利於我自圓其說的所有事,可是,這樣就慢慢地忽略了事物的本身,它究竟是什麼呢?
只能說是一次很爛的嘗試,可是嘗試之前就覺得它爛,也根本不會去做了。我們總是覺得一個事不爛,然後漸漸覺得它爛。什麼都是如此,失去了光輝,就只剩下缺點。
今天接觸了一個新的概念。本身不穩定的系統有一定的優勢。它會更加靈活,可操縱性要更好。想想自行車,似乎還有些道理。
複雜的系統,往往有著幾乎見到過的全部潛能,因為它本身也明白,獨木難成林。
控制規律的設計本身就依賴於模型。
自適應像摸著石頭過河。更貼切一點,是和控制對象談戀愛。
系統辯識是自適應的基礎。
一是如何感知,二是如何應對。這一句話,把整個世界都寫進去了。
靜態不行了,必須來動態的。
成長可以用做過什麼來衡量,成熟則可以用正在承擔什麼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