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梟雄志 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襯托
關於軍隊的數量,郭鵬不認為多多益善就是最好的。
以目前來說,也要考慮青州的糧食產量能否養活那麼多士兵。
沒有糧食保障就擴軍,難道不是自找麻煩嗎?
郭鵬就通過密探在冀州探知,袁紹因為著急擴軍恢復實力,大量招募兵馬,但是後勤跟不上,所以新兵有些就會餓肚子,也拿不到餉錢。
加上招募的新兵都沒什麼紀律,沒什麼規矩,軍紀敗壞,在軍官的帶領下一天到晚到處惹事,就知道劫掠黎庶,搶掠婦女和財物。
然後還有『志向遠大』的,到處挖掘陵墓搜刮陪葬品。
完全就和土匪沒什麼兩樣。
或者說這就是這個時代軍隊的普遍狀態。
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嗎?
可以,只要對方的軍隊比這樣的軍隊還要爛。
或者說己方少數精銳的戰鬥力比對方少數精銳的戰鬥力更強,可以率先挫敗對方的精銳,那麼就可以取勝了。
簡而言之,就是全靠同行襯托。
像郭某人這樣專門設立練兵大營,把練兵當作首要任務來抓的軍閥,還真沒有,即使有,也是針對少部分起家精銳。
郭某人對普通士兵的要求都比較高,都在要求他們識字,對少部分精銳的要求就更高了,識字更多的直接開始傳授行軍作戰的兵法和道理。
軍營里有專門的機構,郭鵬視之為軍校的雛形,對其相當的重視,在其中灌輸自己的意志,通過教育,傳達到手下軍官的意志之中。
郭鵬不允許自己的士兵變成黎庶口中的兵災,而他知道一支軍隊從成立開始所奉行的規矩將十分有意義,所以成軍之初,郭鵬對軍隊最高的要求就是遵守軍規軍紀。
招募士兵進行訓練,不僅訓練戰術戰法,也訓練軍紀軍規,要讓他們做到令行禁止,以此為精兵的標準。
有這樣的軍隊,就可以在戰場上占據優勢。
目前兵員就這個數目比較妥當,等收復北海國和東萊郡之後,再擴編一些軍隊,整頓一批精銳善戰的兵馬,以青州為根基,問鼎天下。
郭鵬給每個縣安排的縣兵人數在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間,交給縣都尉統領,每個郡國安排三千駐軍,分別交給兩曹兩夏侯四名校尉統領。
其餘的軍隊都在臨淄縣附近駐紮,作為精銳主力,這是他所安排的駐軍方式。
軍隊平時都在大營之中,大營歸于禁統領,于禁在非戰時專司練兵,讓軍隊不能懈怠訓練,每日都要訓練。
而其他校尉並不帶兵,只在戰時領命,拿著郭鵬授予的兵符從大營里找于禁帶走訓練好的軍隊,奉命出征,征戰完畢士兵歸營,將領上繳兵符。
郭鵬經常抽空去練兵大營觀察士兵的住宿吃飯日常生活等等情況,和他們談天說地,讓士兵知道自己的存在,聽到自己的聲音。
發餉的時候更是必然親臨主持,堅持從護烏丸校尉時期就堅持的傳統。
而對於在兩曹兩夏侯手下的軍隊,因為其存在的必要性,郭鵬則以另外一種形式彰顯自己的存在。
比如他時不時的就下令從他們的軍營之中抽調一兩支小部隊去執行某個任務,或者護送某個東西到臨淄縣來見他,用他的手令越過曹仁他們直接給軍官下命令。
這些事情曹仁他們都不清楚,知道之後有些吃驚,向郭鵬詢問之後才放心。
為此,曹仁還跑過來向郭鵬訴苦,說郭鵬經常這樣搞,搞得他還以為軍隊出現了逃兵,別老是這樣搞好不好?
郭鵬表面答應,但是之後還是這樣做,一點也沒有改變的跡象。
時間一長,兩曹兩夏侯都習慣了,見怪不怪,問一下知道去向,就當沒發生過,反他們也是聽郭鵬的命令,都一樣。
而且郭鵬也從來不在戰時幹這種事情。
另一頭,郭鵬解決袁紹進犯的同時,袁術和孫堅那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袁紹派遣的部將周昂趁著孫堅不在,襲取了豫州大量的土地,幾乎切斷了孫堅的退路。
孫堅十分惱火,帶兵歸來之後,一頓猛衝猛打將周昂打的屁滾尿流。
周昂敗退回城固守,孫堅派兵攻城,力戰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