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爺 第142章 劉玉娘放肆斂財
更新:02-28 04:30 作者:飄雲千里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 郭崇韜給自己製造盟友的行動,看似獲得了成功。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實際上郭崇韜和他的門人都過於樂觀了,他們忘記了不是每人都懂得感恩,郭崇韜卻自以為有了可靠的保障。他不再想著引退避禍的事,而是故態復萌,又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多次做出了讓李存勖和其身邊人不愉快的事。
由於過度鋪張,南郊祭天的開支超出了原先的預期,給朝廷捅了一個填不平的大窟窿,郭崇韜就捐出了十萬貫家產來填補。他的這一舉動沒有帶來好處,反而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當初眾人一起受賄的時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現在朝廷虧空了,自然有租庸使負責。你捐什麼私財?是想讓大家難堪嗎?還是想讓大家破財?
但郭崇韜一點兒也不為這些人著想,反而因為經費仍然不夠,他變本加厲地上奏李存勖說道:請皇帝做群臣的表率,用皇家內庫的錢來補足虧空。一聽了這要錢的話,李存勖臉色一下子就晴轉多雲,半天不肯答話。
李存勖絕對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出身高貴的他,早就大手大腳慣了,對身邊人極慷慨,幾乎是有求必應,賞賜毫無節制。當初李存勖第一次對郭崇韜發火,就是因為他想讓更多的手下和自己一起享受食品特供,而郭崇韜怕花錢想縮減將士的福利。現在怎麼反過來了呢?是因皇家內庫沒錢了嗎?
當時的皇家內庫,被分成了兩半。各地藩鎮向皇宮進貢,為了事半功倍,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都先摸清楚宮廷的內部情況,所以每一批貢品入京,都要分成兩份,一份呈獻李存勖,另一份呈獻那位說話份量僅次於李存勖的女人劉玉娘。
與一輩子沒有體會過貧窮滋味的李存勖不同,劉玉娘小時候窮怕了。不同的經歷,讓夫妻倆對金錢的態度有天壤之別。李存勖是大把的拿,然後又大把花出去。劉玉娘則是想盡辦法聚斂錢財,然後盡最可能地一個子不花。
還在魏州之時,劉玉娘就精心為自己理財。她指揮下人,打著自己的招牌做生意,倚仗權勢,欺行霸市,壟斷了魏州的木柴、蔬菜、水果等市場。下人們更囂張,什麼稅收、攤位費是絕對不繳的,誰要敢競爭,就痛打他們一頓。因為做得過火,激怒了一條硬漢。當時任魏博三城巡檢使的張廷蘊,便抓了幾個為惡過甚的下人殺了,劉玉娘的不正當行為才有所收斂。
到了洛陽之後,劉玉娘的財迷心越發膨脹。她在索賄、受賄中勇占鰲頭,在皇家內庫中另建了屬於自己的分庫。凡是宴飲遊樂,賞賜左右、親軍等內庫開支,用的都是李存勖的那部份內庫錢,劉玉娘是絕不出錢的。不過,劉玉娘信佛,有時也會施捨一點兒給尼姑庵,讓尼姑們抄寫佛經,為自己祈福,爭取發更大的財!
因此李存勖的錢都隨手花出去了,所剩無幾。郭崇韜要皇家內庫出錢,等於是要讓劉玉娘這從來一毛不拔的
鐵公雞出錢,哪能容易?郭崇韜不知道,只此一事,他就已經把這個記仇不記恩的女人,給徹底得罪了。
當然,即使是面對劉玉娘這樣的人,李存勖真要徵用她的私房錢,她是不可能抗拒的。不過,那會導致夫妻反目,生活從此不和諧。對於像李存勖這樣寵妻狂人來說,是無論如何不願做的。
於是李存勖想出一個折中方案:「我在太原還有些積蓄,可讓租庸院調車運來。」李存勖所說的太原積蓄,根本不是他的產業,而是已經過世的李嗣昭夫婦家產。李嗣昭死後,由兒子李繼韜繼承。李繼韜因謀反被誅,其母楊老太太返回太原養老,她精心攢下的巨額家產也隨之帶到太原。
雖然用錢沒能救回兒子,心情悲痛的楊老太太,在理財上的精明毫無減退。她預感到了風險,已經分批分散的藏匿了大量家產。不出楊老太太所料,李存勖手頭一緊,把她的錢財惦記上了。一道聖旨下來,以沒收反賊李繼韜家產的名義,把老太太還沒有來得轉走藏匿的家產都徵用了,運往洛陽填補虧空。
李存勖這事兒做得有點兒不地道,沒收反賊的家產合情合理,為什麼不在殺李繼韜的時候干?李繼韜被殺之前,是叛據潞州,根本沒去過、也不可能去太原,哪有可能把自己的私產放在太原?李繼韜既然已死,在太原錢財的所有人,只能是大功臣李嗣昭的遺孀楊老太太,以及李嗣昭沒有參與叛亂的另外幾個兒子。因此,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