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
更新:11-16 00:26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張居正的漕糧箱為何會被使用,因為眼下大明的漕糧會經過陸運+海運+陸運的方式,這樣就減少了稱重的麻煩,過往的漕運,往往會因為稱重的原因,鬧出不少的糾紛,新糧舊糧,蒸乾,車馬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隨著度數旁通的標準化得到了改善。
同樣這個問題還涉及到了監察追責的問題。
這些漕糧箱每過一次手,都會貼上封條,經過了哪個衙門就過誰的手,一旦漕糧出現了問題,就追查到哪裡,這也是押箱不押貨的基本監察原理,這是張居正考成法中重要的一環,如果可以推而廣之,甚至在商業上都能形成有效的追責機制,目前大明毛呢官廠已經用上了這種法子。
封條一貼,蓋章的地方撕下一個角來,是洪武年間空印案之後形成的祖宗成法。
大明的齊縫書押和印章、在貴重物品上再撕下一角作為堪合憑證,是大明兩百年的管理方法。
為了確保這二十萬糧食能夠順利抵達海港,還將啟用大明最先進的船,五根桅杆21帆面,長二十丈,寬為四丈,長寬比為5比1,主桅的高度為三丈二尺的五桅過洋船進行運輸。
這也是五桅過洋船第一次入京海航,一艘船可以裝1.2萬石漕糧,剩下的由隨行六十六艘松江鎮軍兵率領的三桅夾板船負責,同時還有二十名海防巡檢,駕駛水翼帆船居中傳信護航。
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正在松江府集結,他們不是在準備出海商貿,而是將南糧送往北衙。
這是王國光初步設計的大明銀糧對流體系,大明將白銀帶到北方,而後讓商賈從南方運糧到北方,這也是當年京杭大運河的具體作用,北方土地貧瘠,多征戰,糧食供應總是短缺,稍有風吹草動,糧食的價格直接飛速攀升。
當年的鹽糧對流體系,也是這樣的道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明官場鹽丁的逐漸流失以及大明開中法的系統性、結構性遭到了破壞,最終讓鹽糧對流完全失衡,時至今日,鹽引之所以仍然擁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因為合法。
這鹽引是合法的鹽政,大明的商賈不總是大膽包天,最近朝廷稽稅房如火如荼的稽稅、追欠,讓合法鹽引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得到了一個快速的提升,過去一小鹽引價值1.5銀,一大鹽引價值5兩銀子,最近飆升了大約15%,一小鹽引(120斤)價格增長到1.725銀,大鹽引(400斤)價值飆升到5.75銀。
鹽引不需要在官廠兌換,鹽引只代表著販鹽生意的合法,萬曆元年到萬曆三年,朝廷一共就發行了3963270引,每年大約為一百三十二萬引,而且這個需求量還在不斷的增長,根據鹽引數量,王國光估算出了大明大致人口數量在一個億左右。
這種估計是非常粗糙的,並不是作為四差銀徵收依據,大明的正賦和勞役的唯一數據依據是黃冊和魚鱗冊。
凌雲翼這個從江西調往兩廣的總督,權豪們終於忍不住要彈劾了,兩廣的縉紳們以為來了個不貪不腐的總督,那就是青天大老爺來了,沒想到還真的是青天大老爺,他凌雲翼還不如貪一點!
朝臣們都有點繃不住,但是凌雲翼真的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任何拒絕朝廷命令的縉紳權豪,一律被打為謀逆,予以物理消滅的懲罰。
凌雲翼說到做到,比如在萬曆三年四月份,凌雲翼上奏朝廷宣布任何人不得和羅旁山瑤民商貿往來,不得販鹽入山,違者重懲,與逆民往來、鼓譟、參與民亂,一律等同謀逆坐罪。
萬曆三年六月得到朝廷核准後,張榜公告,在萬曆四年正月起實行,萬曆四年正月,凌雲翼就轟破了兩家權豪戶的大門,將家主兩人,附逆作亂的家人等十數人,坐罪論斬,奏疏已經送到了刑部衙門。
是真的轟破,推著大將軍炮就把人家大門給炸開了,而後一擁而上,將全家人都抓了。
現在終極決策權,來到了文華殿內。
一方面是凌雲翼的蕩寇平定民亂,一方面是權豪戶們請求朝廷手下留情,衡量的準繩就是,這電白林氏、廣州伍氏是否要處斬。
凌雲翼的證據確鑿,從萬曆三年正月起,就開始收集對方的罪證,一直等到萬曆四年正月,對方在朝廷明旨的情況下,仍然抗旨往羅旁山瑤民處送鹽,關鍵是這兩家還參與到了鼓譟百姓加入民亂,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