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
更新:11-14 08:07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科幻小說
皇帝位在東西方都是非常嚴肅的東西。
比如大英帝國在完成了日不落的成就之後,就一直尋求稱帝,直到1877年,才繼承了莫臥兒帝國的法統,正式加冕稱帝,二戰之後,英國皇帝放棄了莫臥兒帝國的法統,重新變回了英國王室。
法統,是治下所有人在語言、文化、族群、領土、宗教、歷史的共同認知。
想獲得皇帝的法統,除了通過征戰獲得生存空間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遵守的制度,而這套制度在大明的語境裡通常被稱之為禮法。
要做皇帝,首先要有法統。
而法統的第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縱向的歷史穩定性,一套制度至少能夠被普遍遵守運行百餘年的時間,才能說自己有法統;
第二個基本特徵是橫向的普遍性,這一套制度要在所轄範圍內,被普遍認同,大家都遵循這個制度生活;
第三個基本特徵是相對的獨立性,不能是依附於另外一個集體存在而存在,我就是我,我因為我而存在;
第四個基本特徵是內在的一致性,就是普世價值和共同認知。
內在一致性並不難理解,比如大明在大寧衛取得了勝利,這個法統之下的百姓都為勝利感到歡呼雀躍,唯獨族黨和賤儒不高興,因為大明京營越強,族黨受到的威脅越大,京營越強,皇帝抓著刀子,這生殺予奪的大權,就完全落到了皇帝的手中。
縱向、橫向、獨立自主和內在一致,就是法統的基本特徵。
而費利佩二世既沒有縱向,也沒有橫向,也沒有完全的獨立自主,他需要依靠羅馬教廷來幫他將分散的領土系在一起,至於內在一致性,低地國家不會因為無敵艦隊擊敗了奧斯曼人而歡欣鼓舞,也不會因為奧斯曼人占領了突尼西亞而悲傷。
朱翊鈞解構分析了一下法統,他能做皇帝,是因為當年朱元璋塑造了一套符合四個基本特徵的大明朝法統,所以他能世襲這份權力,觀嘉靖、隆慶年間,就發現,其實這份法統已經不是那麼穩固了。
要麼革故鼎新修復它,要麼徹底拋棄這份法統,建立新的法統。
朱翊鈞自認無能之輩,他沒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本事,所以就只能在這個爛攤子上修修補補了。
張居正,毫無疑問是大明國家之制的修補大師,既有祖宗成法的再用,也有自己獨特的國家之制的理解,屬於祖宗成法和革故鼎新集大成者。
朱翊鈞解構這一法統,是因為今天的廷議談到了這個問題。
「先生。」朱翊鈞放下了筆,他在御門聽政,聽政本來聽聽就好,但朱翊鈞插嘴也不是一次兩次,作為皇帝,朱翊鈞的權力是無限大的。
「臣在。」張居正趕忙俯首說道。
朱翊鈞笑著說道:「日後,反對新政的奏疏,尤其要留意,裡面提到的問題也要留心,不是怕被他們抓到了把柄,而是要找到新政的弊病,進一步的完善新政。」
這幫個言官,整天拿著放大鏡,放大新政的若干問題,天天有事沒事就反對新政,反對並非無效,雞蛋挑骨頭的言官們,其實是可以發現一些問題的。
今天廷議的內容,還是有言官彈劾張居正數十個罪名,這裡面有的不值一提,有的可以參考完善。
「陛下聖明。」張居正一愣,露出了一些笑容,陛下已經完全掌握了化敵為己用、不斷完善政令的不二法門。
雞蛋裡挑骨頭的言官們,決計不會想到,他們反對新政的若干理由,都會讓新政變得更加穩定而強大。
陛下這一套接、化、發,打的是非常巧妙的。
張居正放下了彈劾他的奏疏,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說道:「戶部和兵部都不是很贊同賣船。」
王國光見張居正廷議此事,開口說道:「大船,我們大明都不夠用,為何要賣給紅毛番呢?如果我們有十二條五桅過洋船,一條船帶1.2萬石,一次就可運20萬石,明年海運漕糧要達到80萬石,只需要跑四趟就夠了,一個月時間足夠了。」
「賣兩條,就少兩條。」
王崇古斟酌了一番說道:「大司徒,你這個算法不對,漕糧海船主要還是三桅的夾板艦,這才是漕糧運輸的主力,五桅過洋船是為了過洋,上次運送漕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