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志 第774章制欲
更新:11-23 15:36 作者:風斯在下 分類:仙俠小說
修緣鬆了口氣,忙道:「這都是捕風捉影的話,當不得真的。」
龍伯人被叫作龍參,想必是從人參脫化而來的。鎮元子的草還丹,又叫人參果,也是同樣的道理。
人參是百草之王,又叫地精,和首烏、雪蓮一樣,都是服食的上品。
龍肝、鳳髓等物雖有八珍之名,凡人食用的不過是些替代物。龍、鳳都有祥瑞之名,非常少見,又能呼風喚雨,上天入海,縱然有緣得見,誰吃誰還不一定呢?龍伯人本是龍族後裔,不幸遭到天帝的貶斥,法力銳減,難免淪於弱肉強食的境遇。
龍伯國曾是龍族四大帝國之一,統御東勝神洲,威加七海,丁口少說也有數百萬之眾,如今只剩下區區上百人,伏匿在深山峽谷,不敢露面。可見多年來受到的迫害有嚴酷。
中夏向來提倡人道教化,反對同類相食,即便是四靈妖族,只要歸化於人,也都一視同仁。
人參、首烏,只是形貌似人,鎮元子的草還丹,則和嬰兒鬚眉酷肖,栩栩如生,故而唐僧不肯吃。
宇宙生滅,草木鳥獸相食,本是不可錯亂的規律。所以說天道和人道大不相同,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界中,弱肉強食不能算不仁,因為草木鳥獸的本性如此。生老病死,物性之常,所謂修行,實際上也就是逆天而行,試圖凌駕於宇宙生滅之上,長生久視。
首先出現的是神族,接著是四靈、龍族、人族,行為道德雖然大相徑庭,總歸都是不完全服從於天道的。
所謂天道自然,也就是宇宙生滅的動力。古人常說,『冥冥中自有天意』,指的就是這種神秘動力。神、人儘管能在一枝一節上利用這種力量,實質卻無法超逸於此種力量之外。所以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類繼踵神族、四靈、龍族之後成為萬物靈長,三界之主,人道要比神道更進一步,四靈和龍族以力為威,雖然也有些靈明很高的種類,像麒麟、鳳凰,騶虞不踐踏生草,白澤通知世間萬物,獬豸明辨善惡,但這些聰明才智不見得比人類高明,而且神獸四靈中比重很小,堪比人類的聖賢、佛菩薩,終究無法扭轉覆亡的命運。
人類的思想大致離不開是非觀念、勢利觀念、親緣關係,利害關係。
勢利觀念,就是所謂弱肉強食,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虎毒不食子』,『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同屬於關緣觀念。趨利避害也是世間物類共有的。
只有是非觀念是人類獨有的,神族雖是古初的種類,善惡是非也並不是那麼清楚。『道法自然』,不免視弱肉強食為恆常,哪裡有惻隱之心,是非之心。天庭真正承擔起賞善罰惡的職責,還是在萬族大戰,帝俊退位之後,天庭吸收了許多人類,『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這是用人道反制天道,已是人道昌明,人類成為萬物靈長之後的事了。
帝俊身為天帝,派遣十大金烏皇子燒焦禾稼,赤地千里,分明要致人類於死地。要說這時的神庭有善惡是非,豈能做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神族狂妄自大,向來是予取予求,視萬類如草芥。大羿射殺九大金烏,翦除帝俊的羽翼。帝堯分封諸神,統御三界,雖然只是曇花一現,從此也確立了人族萬類雄長的地位。
除了天皇帝俊,東王公和太上老君都比較平和,和人族淵源很深,萬族大戰之後,神族、人族、龍族、妖族都元氣大傷,形成相對和平的局面。
儒家講仁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同類相食,視作人間慘劇。佛說眾生平等,所以禁絕葷腥,『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都是將惻隱之心推而廣之。
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俑是陪葬的土偶,然而因為像人孔子認為這是不仁道的行為。當然用俑陪葬可能是為了代替活人殉葬,應該算人道的進步,只是還不甚徹底。
人參、首烏,像人而人吃之,人參果,和嬰兒極為相似,唐僧辨認不出自不是老眼昏花,而是面貌太過相像。這還是地里長的,樹上結的,草木和鳥獸吐哺陰陽兩氣,構成宇宙間的生滅循環。鳥獸以草木為食,鳥獸之間又有大欺小、強凌弱,一日壽元耗盡,無非是被螻蟻所食,成為草木生長的養分。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但老子說的『人道』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