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 第一百一十章 三國第一謀士(下)!(1/3)
更新:07-28 06:11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類:軍事小說
賈詡,真正的一言興邦,一語亡國的策士,有道曰,文和亂舞三分碎,片言危國擾群雄三國時代,一如先秦時期,謀士和武夫並非截然不同、各司其職的兩種行當,職號謀士而又武夫氣十足,或號為武將卻足智多謀,至少在三國時並不少見。
曹操手下著名謀士程昱,曾得到曹操這樣的評價:「程昱的膽量,超過賁、育
「,那是在袁紹欲南下與曹操爭天下之時,程昱鎮守的鄄城當著袁紹行進大軍的要衝,守軍卻只有700人,在袁紹十萬大軍面前,真不啻為一碟嫩豆腐。曹操本想再增撥2000人,誰知程昱竭力阻止,理由是:袁紹見我只有700人,勝之不武,便不會來攻城,一旦增兵,反而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程昱所料絲毫不差,遂使得三國
「空城計
「又多了一個版本,也許還是最早的一個版本。曹操手賈詡像[1]下另一個著名謀士劉曄,十歲出頭就曾因母親遺命,刺殺了父親一個親信隨從,日後更曾親自動手,殺死了一個人見人怕的地方小霸王(當然,他日後成為被曹植譏刺為
「蝙蝠
「的騎牆派,則是另一回事)。可見,在那樣一個危難的時勢下,謀略若沒有膽量的加入,是斷斷無所作為的,
「膽識
「二字,最需緊密結合。賈詡,身懷奇謀,膽識過人,閱歷繁複,志節深沉。他的品質里也許有著種種別人難以企及之處,但就客觀效果而論,東漢末年的天下大亂,他難辭其咎。當年陳壽撰《三國志》時,曾將賈詡與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並列立傳,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滿。此事見仁見智,我覺得若撇開道德威望,先注重影響世事的深度,則賈詡與二荀並列,並無不當。他廁身在殺人如麻的強盜身後,貌似藹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這份能耐,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時而避難鄉間,時而閃身在某個諸侯的廳堂,匹似流竄作案。說計道謀,甚至敢讓曹操甘拜下風;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權勢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模樣。這是一個怎樣的奇人?他出生在武威,俗稱
「金武威,銀張掖
「,也算是大西北一個重鎮。年輕時雖也曾被人評為
「有良、平之奇
「,但因僻處偏遠,知道他的人並不多。在那個天高地遠、充滿獷悍之氣的地方,少年賈詡濡染其中,斯文氣中難免也會夾雜若干匪氣。與豪爽武夫打交道,與土匪豪強相周旋,這份本領賈詡生而具備。靠一襲長衫,一把摺扇就能行走江湖,在四百年後的中國也許可行,當時免不了就會步步涉險。賈詡有一次就在道上遇到叛亂的氐人,同行數十人同時被擒,一張百人坑已經挖就。要活埋嗎?看來是的,這些叛氐,把人活埋也許比打牌還要輕鬆。賈詡面不改色,鎮定從容地對氐人說:「先別急著埋我,我是段太尉的外甥,太尉肯定會出重金來贖我,保你們賺一筆。
「——諸位,這裡的奧妙在於,若叛亂的氐人當真等著段大人拿錢來換人,西洋鏡準會被戳穿,因為太尉段熲並沒有這樣一個外甥。賈詡拿準了他們沒這份膽量,當時,段熲可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最強蠻的傢伙都不敢貿然招惹。結果,賈詡一面看著這撥氐人將其餘眾人悉數活埋,一面自己卻與叛氐的首領推杯換盞,
「我會在舅舅面前替你美言幾句的,
「說完這話,賈詡抹了抹嘴邊的美味,在氐人們點頭哈腰的歡送之中,騎馬揚長而去。騙人騙到這個份上,我只能遙遙地想著:賈詡是深不可測的。讓滿腦子想著活埋人取樂的強盜俯首帖耳,單靠智慧肯定於事無補,靠膽量也過於籠統。我的解釋是:賈詡身上同樣洋溢著一股匪霸之氣,正是它讓強盜相形見絀,氣為之奪。話說回來,註定要呼風喚雨,荼毒江湖的賈文和先生,怎麼也不會在尋常溝壑里翻船。他的目標是長安,他相信在那裡會有自己的機會。什麼機會?如果你這麼問,賈詡只會詭秘地抿嘴一笑,兩眼直勾勾地看著遠方。那裡,秦始皇建造的巍峨長城上,正幽幽地轉出烽火。在賈詡投靠曹操之前,他先後為之獻策的,多屬造孽江湖的惡棍型軍閥。雖然賈詡常以漢室忠臣自詡,也確曾有功於皇上,但他顯然更熱衷於放縱自己天賦的謀士才華,而較少計較千秋功名。在各路軍閥此起彼伏的混戰中,在漢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