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九十章 同學少年
更新:09-19 06:29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十月到來後,諸道士子基本已齊聚長安。
前唐時代傳下來的老規矩了,跟著各州朝集使一起進京。
那會一年一考,朝集使每年秋天抵達京城,士子們跟著過來,去禮部報道、登記。一般而言,大家都願意這麼做,因為路上有人包吃住,美得很。
抵達長安後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搶購書籍了,尤其是《致治》三篇,更是重中之重。
大家都是老科舉了,對這種政策變動十分敏感,心中清楚這是一次大洗牌的機會。原本考上希望很大的人,說不定就名落孫山,原本沒希望的人,說不定就僥倖中了——即便是為了給聖人面子,幾年後的出題者也會儘量多選《致治》三篇的內容。
呂琦、耶律全忠二人也來了。
曾經十幾歲的少年,多歷世事之後,已然多了幾分穩重。
在建極九年的時候,因為家學淵源,且需教化百姓,呂琦以少年之身,出任營州柳城縣經學助教。自此勤勤懇懇,一邊教導學生,一邊溫習功課。
建極十四年的時候,已是柳城縣經學博士。
但他還沒有功名在身,這是他最大的遺憾。
原遼東道巡撫使、現安西道巡撫使趙匡璘對他十分欣賞,恰好庭州經學博士病逝,於是打算提拔他擔任此職。
庭州是下州,有一員州經學博士,正九品下。官雖然小,但到底是官,比之縣經學博士吏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呂琦還是婉言謝絕了,他要考功名,堂堂正正做官。
趙匡璘更是欣賞,表示無論考沒考上,庭州經學博士都給他留到明年六月,也就是科舉放榜後三個月。
所以,呂琦是有「雙保險」的。
呂琦之父呂兗原為北平府兵曹參軍事。同樣是在建極九年,他受種覲仙相邀,前往新占領的渤海上京當官,任龍泉府司錄參軍事。
十年下來,仕途走得還算踏實,先任龍泉府首縣永寧令,升了兩級,去年又任穆州長史,再升一級。
當年與他一同前往遼東的豐州經學生盧鶴年的升官速度就很快了,畢竟他是可以見到陳誠、蕭蘧、趙光逢三位宰相的人——先任龍泉府另外一個附郭縣富利縣令,再調鄚州別駕,復升郿州刺史,走得非常順。
甚至就連那位沒什麼背景的農家子範文達,就因為祖父見過聖人,父親戰死了,先任鄚州弘義令,再任紀州司馬,也升了五級,馬上就要擔任沉州司馬,再升一級。
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河北出身的官,雖然比不過關西那幫人,但比江南出身的還是要更有前景的。
嗯,與呂琦一同來長安的耶律全忠,出身比江南還差,他是契丹人……
不過他是呂兗的半個學生,本身又聰明伶俐,學業不錯,附籍河北,這次另闢蹊徑,居然通過了州一級的農學考試,獲得來京城會試的資格,非常不容易——河北道有三個農科名額,就是他此番的目標了。
「大郎你怎麼也買了這書?」在禮部登記完畢之後,二人徑直出了城,來到了臨時租住的宅院,看到耶律全忠拿出了《致治》後,呂琦驚訝地問道。
「昨日買的。」耶律全忠說道:「此書《地理》篇頗有可觀之處,與農學息息相關。萬一考官出些偏一點的題目,可就麻煩了。」
「怎麼個偏法?」
「比如,在天山腳下挖井渠、開農田,你知道哪裡合適麼?」
「這……」呂琦有些傻眼,喃喃道:「出題出成這樣,有點故意難為人吧?」
耶律全忠澹澹一笑,道:「河北道農科初考之時,可就有過類似題目。若非此題,我也不得通過府試。」
「看來今科你能高中。」呂琦有些羨慕地說道。
「你也多讀讀這本書吧。」耶律全忠說道:「雖然這次不考,但講得都很有道理,高中做官之後,能不能出政績,終究還是看本事的。」
「待考完之後再說吧。」呂琦嘆了口氣,道:「今科好手眾多,怕是沒那麼容易。實在不行,我就去庭州了,唉。」
「安西其實也不錯。」耶律全忠說道:「若我得中,授官之時,自請去西域。屆時你教化蕃人,我來挖井渠種地,咱哥倆通力合作,定能闖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