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757章:聽說過自治嗎?
更新:09-16 07:15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第757章:聽說過自治嗎?
得知今年的冬季又要在外渡過,晉國的貴族算不上有天大的不滿,失望和擔憂則是無可避免,
晉國的內亂在三年前爆發,波及的層面很大,一下子沒了三個卿位家族以及五個中等家族,覆滅在內戰的小家族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三個卿位家族?魏氏和趙氏,羊舌氏雖然是公族也是卿位家族,不就是三個嘛。
中等家族被滅的五個,有兩個在趙氏最危急的關頭選擇相助,然後被士匄毫不猶豫地給滅了,剩下的三個中有一個幫助魏氏被陰氏滅掉,最後兩個則純粹是擋了路。
擋路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沒那個身板偏偏要去橫在路中間,可不就要倒霉?
在**中,壓根就不存在什麼無辜不無辜,聰明人早就眼疾手快躲開,又或眼睛放亮找了可靠的靠山,只有蠢笨或眼瞎的才得了一個求仁得仁的下場。
當然了,事情也不是那麼絕對,比如「義之所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又或者「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些活著跟死了沒有區別。
有的人死了則是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幫助趙氏的那兩個中等家族,即便是親自動手去滅亡的范氏也保持了尊重,其餘人嘴上不說內心裡認定就是義士。
美中不足的是趙武跑了,一跑就再也沒有現身,使得趙氏的滅亡少了悲壯,一些相幫而滅的家族也被戴上了愚蠢的帽子。
那可不是嘛!
有人明知會死還是站出來。
有人應該與家族共存亡而苟且偷生。
就是這麼一次次道義上的不完美,才讓人們開始覺得遵從道義很蠢,慢慢什麼理、智、仁、義、信變得一文不值,相反認為不折手段之下的成王敗寇才是人間真理。
「我家得聞趙武在極北之處,聚攏部眾約有四千。」呂武並不是要討好范氏,才將這個消息傳出來。
那個「極北」其實也沒有多麼北方,反正是沒有到北極去。
對於趙武出現在濡水一帶,呂武其實也是感到萬分懵逼的。
這個濡水是在哪?大概是現代保定一帶,以目前的勢力劃分則是已經非常靠近北燕。
沒錯,北燕就是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
在當前的時間節點,這個戰國七雄之一根本沒什麼存在感,他們跟周王室以及中原列國失聯已經有數十年之久。
之所以當前歷史階段稱呼為北燕,主要是中原腹地還有一個叫「燕」的諸侯國,也就是被范氏滅掉的那個南燕。
士匄一聽也懵了,鬧不懂趙武是怎麼悄聲無息逃到了那裡,同時搞不明白陰氏是怎麼發現趙武的蹤跡。
按照當前的勢力劃分,濡水的周邊是北戎的地盤,而往南分別有鮮虞、仇由、鼓國、肥國和長狄。
這幾個並非全是國家,像鮮虞、長狄和仇由只是部落聯盟,鼓國和肥國才是國家。
另外肥國是白狄所建立,鼓國則是異姓分封諸侯國。
「趙氏乃有白狄血脈,趙武往北尋白狄,此後便為白狄?」士匄很唏噓。
說起來,趙氏確確實實有白狄的血脈,只不過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現如今中原列國沒有拿異族當回事,自強不息之下一點都不忌憚異族,哪個誰身上有異族血統也就沒有被放大。
現實是什麼?是諸夏這邊弱小時會比較敏感,打不過那個異族,本國的某人有異族血統就是原罪;而在諸夏王朝強大時期,有異族血統根本就不是什麼事,堅定認為還不是需要老老實實為王朝效命。
所以翻開史書會發現一種現象,中原王朝強盛之下,哪來的一切沒問題,到了弱小和屈辱時期則玻璃心很嚴重。
強漢有眾多異族在效命,他們為漢軍北伐匈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盛唐的異族將領不要太多,並且每一戰必定召喚異族當僱傭兵。
漢帝國和唐帝國有相似之處的是,國家的衰弱之時,之前那些服順的異族亮出爪牙。
而漢帝國和唐帝國不同的是,強漢就是再衰弱都能摁著周邊的異族摩擦;盛唐則是在異族的肆虐下半壁江山淪陷,甚至搞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