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714章:反正就沒一個好人唄
更新:09-16 07:15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明明是自己家的事情,弄到需要外人來提醒,不覺得丟臉,還要提醒者付出人情?精明不是這麼個精明樣子的。
智氏現在很弱,只是再怎麼弱也曾經風光過,尤其失去智氏讓荀氏一度很尷尬又丟人。
如果荀氏能夠重新將智氏納為己有,不要看智氏成了蚊子腿,無論是從內部人心方面,還是外部的看法上,對於荀氏絕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這麼說吧,春秋時期分家才是一種主流,一般是主宗會有一些小宗,他們雖然分家卻依然保持步調一致,因此也不算是一種分家,更趨於保持緊密關係的開枝散葉。
曾經作為趙氏小宗的邯鄲趙,他們在趙氏有難的時候選擇冷眼旁觀,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卻不是趙旃成為「卿」就能壓下一系列影響,相反是趙旃失去卿位就輪到邯鄲趙各種難受和被排斥了。
智瑩主張智氏從真正意義上脫離荀氏的影響不比邯鄲趙的所作所為低多少,很直接地打擊到了荀氏作為一個強族的威信,又致使荀氏內部人心渙散,整得荀氏明明體量非常龐大卻做什麼都軟綿綿沒力氣。
那是一個並不難理解的狀況,就像種花家的軍閥亂戰時期,能說種花家的體量小嗎?不能夠的。因為非但沒有扭成一股繩,內部還爭得你死我活,怎麼跟外人斗呀!
是,沒錯,智氏已經弱得有點不像樣,問題是中行吳將智氏重新收服,等於讓荀氏恢復完整。
知道幹了那種事情的意義嗎?
誰幹了收復失土,使得國家的疆域金甌無缺,註定會成為背後有功德輪的偉人,也必將使得這個國家的子子孫孫銘記並紀念。
而在荀氏和中行氏眾人看來,重新收服智氏的中行吳無疑會成為家族的大英雄,他們一旦服氣了,會讓中行吳能夠對家族的力量如臂使指。
回到家裡的中行吳沒有做任何耽誤,喚來家臣下達命令,寫上文書以及拿出調兵信物,要求家臣用最快的速度執行。
得到消息的荀家、荀會和中行喜趕了過來,由中行喜進行一連串的提問。
中行吳一一給出答覆,喜形於色地說道:「不枉我(家族)歸服陰氏,元戎果放開錮禁。」
什麼意思?
智瑩死後,荀氏是有很大的機會能夠重新將智氏收回來,礙於外人所知道的是智瑩拜託呂武庇護智盈,等於智氏受於陰氏庇護,荀氏就產生顧忌了。
道理就擺在那裡,世人皆知智氏受到陰氏的庇護,荀氏再把智氏給吞了,是想跟陰氏便為仇敵嗎?所以沒有取得呂武的同意,哪怕智氏本身想要歸於荀氏,中行吳也不敢接納的呀。
「我先行使元戎以為有所動作,再臣服之,果是一步好棋。」荀家現在是徹底服了中行吳這位新家主了。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倒是會有無緣無故的恨。
荀氏一直表現出聽命於陰氏的樣子,實際上荀氏和陰氏都很清楚一點,雙方的關係只是從政治需要的角度出發,從來都沒有進行真正的捆綁。
這種聯盟談不上什麼可不可靠,雙方一旦失去制約會立馬成為敵人,遠比保持距離再翻臉的後果要嚴重得多了。
偏偏中行吳需要有一個靠山,無疑呂武是中行吳覺得合適的靠山,才有了中行吳一副唯呂武馬首是瞻的局面。
因為中行吳表現出來的態度,荀氏和中行氏在這幾年獲利甚多,要說真的跟陰氏成了親密無間的夥伴關係則未必,說到底也只是單純的互相利用而已。
「如此一來,元戎欲行何事,我非墊腳之石也。」荀會一副鬆了口氣的模樣。
中行喜補了一句,說道:「范氏亦是如此。」
荀氏、中行氏、智氏臣服陰氏關范氏什麼事?這個就要考驗荀氏、中行氏和智氏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聰明人了。
所以,之前荀氏、中行氏、智氏無論幹了什麼,目的是要真正地上了陰氏的這艘船,包括設局拉韓氏下水對付魏氏都只是一個投名狀而已。
外人只知道魏氏成了刺殺智瑩的兇手,類似的人只是站在第一層。
如果察覺到中行吳想死死捆綁住呂武,又見呂武看似收服中行吳的舉動只是一道開胃菜,放開智氏讓中行吳重新接納算是將雙方的關係真正確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