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657章:欺吾刀不利乎!?
更新:09-16 07:14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以時間節點來算,再看看歷史定位,說一句「暴楚無道」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誰讓楚國吞併了那麼多諸侯國,再來就是時不時喊一句「我蠻夷也」的話。
根據歷史定位,打著周王室招牌的晉國無疑是站在正朔的一邊,幹的事業就是在保衛諸夏文明和抗擊蠻夷。
換作以前,呂武一聽「暴楚無道」會立刻感覺「出戲」,原因是聽太多「暴秦無道」,秦國崛起之後楚國擔當的是一個很傻很天真國家的角色。
現在?好歹在這個「世界」混了二十來年,很清楚國際局勢的情況下,再站到一個作為中原人的立場,非常認同楚國就是個暴虐和沒有道義的國家。
只是吧,歷史上被稱作「暴」的國家一般都挺火爆,還賊尼瑪的強大。不強大還沒資格冠上一個「暴」的稱號。
結合當下的局勢,比如吳國在「蕪湖」戰勝楚國的消息傳開,打贏了國戰的吳國得知晉國要在「商丘」搞會盟,派出了一支華麗麗的隊伍。
吳國的隊伍當然是以吳君諸樊為首,再加上幾個公子。之所以用上「華麗麗」這種定義,純粹是他們帶上了繳獲自楚軍的旌旗。
現在這麼個年頭,旌旗並不單純由布構成,其實用到的動物皮革和翎羽、尾巴更多一些,掛個什麼動物的頭骨也常見。
所以,各個列國的旌旗看著其實挺花里胡哨,色彩越是斑斕多姿就代表統治的疆域越廣闊或是富有特殊資源。
來自吳國的隊伍已經抵達「商丘」,他們不樂意過來「滑1」的理由是,吳軍剛剛戰勝楚軍,並且是一種大勝,覺得吳國比晉國牛逼多了。
怎麼說?吳國打贏了楚國,壽夢臨死前稱王,還不夠他們牛逼的???
沒錯,現任的吳君諸樊沒有了之前的謙遜,琢磨著吳國打贏楚國就解除危機,不樂意對晉國伏低做小啦。
楚國輸給了吳國,第一個感到開心的當然是吳國,再來就是跟楚國大戰小戰不斷的宋國了。
呂武在得知有那麼多列國來參加會盟時,品味出了一點點的風向,篤定果然還是楚軍在「蕪湖」敗給了吳軍。
楚國先輸了「沫之戰」,又在「蕪湖之戰」給輸了,國戰打輸肯定會失掉「逼格」的。導致各個諸侯國不再那麼畏懼楚國,對楚國的忌憚感沒那麼深,也就敢參加另一個霸主國牽頭組織的團建活動。
吳國很爽很驕傲。
宋國覺得楚國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法再來找麻煩也很開心。
還有一個國家認為自己也到了應該做出抉擇的時刻,是繼續跟著一再對自己虎視眈眈的楚國,還是轉頭跟中原霸主晉國混呢?
但凡有得選,誰願意跟時刻想把自己吞食入腹的傢伙玩耍啊!
深怕被楚國一口吞掉的陳國沒有接到來自晉國的會盟邀請,徐國和鍾離國也沒有,不是也不請自來了嗎?他們能到場,陳國就到不得場?別說宋國還願意搭橋牽線,比徐國和鍾離國的到場更加合情合理的。
陳君媯弱在公元前568年繼位,他是被從晉國迎接回去繼任君位,能說一口很地道的晉國話。
呂武剛才聽陳君媯弱說了一大堆,諸如楚國就不是個人,把陳國給欺負慘了,等等之類的話。
老實說,陳國君臣沒多少表演天賦,想要表述有多麼慘也是個技術活,哭是真的哭不出來,好歹嚎幾嗓子呀!
他們光「吧啦吧啦」一直講,說的還是陳國的慘狀,描述方面很枯燥,重複的用詞太多,很難給呂武等一眾晉國貴族有代入感。
「伯國吝惜,陳不可如唐、曾、賴、番、許、……諸國也!」陳君媯弱可算是做了一個擦拭眼淚的舉動。
比較令人無語的是陳君媯弱眼眶乾澀,表情又無比的遲鈍,一套無實物表演在十八線明星當主角的劇里連個龍套都競爭不上。
陳君媯弱念的那些名單都是被楚國滲透得差不多,乃至於君位就是由楚國某公子來擔任的列國,只差最後一步就給楚國吞併了。
好歹是一位國君在表演,地位是「臣」的呂武能咋辦?
呂武只能發揮演技,儘量不笑場的安慰陳國君臣,再情真意切地口頭譴責楚國了呀。
答應庇護陳國?沒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