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八萬里 第八十三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只是阿濟格、佟養和卻忘記了一點,就連坐擁十幾萬大軍的他們都對這次南征徹底失去了信心,何況屢戰屢敗的多鐸與豪格所部。
如果說在蘇州府失守之前,江南清軍還抱有對勝利的一線希望,但是現在這支清軍雖然從兵力來說仍然擁有近十萬將士,比多鐸南征從歸德府出發時還要多出一萬數千人,但是在士氣卻是被徹底打垮了,除非撤到江北並進行長期休整否則無法恢復元氣。
雖然按照多鐸與豪格的想法是各路清軍有秩序地撤回江北,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清軍軍官在搜刮戰船並把金銀細軟與家眷送往江北,不管多鐸與豪格如何三令五申,始終無法控制將士的自發行動,甚至連一些八旗官兵都參與進去。
對於這些一再違抗命令的軍官,多鐸自然是氣炸了肚子:「我跟他們反覆重申過了,不能這麼亂鬨鬨一路狂奔,現在金華賊的馬隊已經殺到南京城外,大家都要按我的命令行事,才能讓將士與金銀玉帛還有美人渡過江去,不然江寧府與常州府就要為金華賊所用了!」
多鐸想要渡過江去的可不僅僅是十萬清軍以及他們收穫的金銀玉帛、美人家眷,而且還準備把一切戰利品都運過長江,並準備在撤退之前把有戰略價值的所有一切都燒得乾乾淨淨。
但是下面的孔有德卻是苦笑一聲:「豫親王,你實在想太多了,現在金華賊的馬隊時不時就殺到南京城外,我們現在是背水而戰,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著全師而退,哪有這麼容易啊!」
多鐸也知道江南清軍現在幾乎是背水一戰,只要稍有閃失就會全軍盡沒,倒是豪格特別嘴硬:「當初金華賊渡過錢江之時也不是背水而戰嗎?既然金華賊能反敗為勝,我大清兵也能辦到!」
孔有德終究只是個漢人,遇到這種原則性的問題就只能閉嘴,倒是從蘇州府逃出來的李率泰站出來全力支持孔有德:「肅王,這麼說就沒意思了?咱們這十萬人馬如果葬送在江南,你我怎麼去面對努爾哈赤陛下!」
李率泰雖然也有漢人血統,但卻是完全滿洲化的漢人而且還被努爾哈赤收養,因此豪格被他駁得無話可說,而多鐸也被「十萬人馬」這個數字所震動:「十萬大軍如果葬送在江南,確實是無顏面對先帝,李率泰,你覺得我們應當如何儘快北撤!」
現在多鐸與豪格已經不指望在戰場上戰勝劉永錫,而希望利用一些邪門歪道來對付劉永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次放還了繳獲的弘光皇帝。
但是戰場上既然戰勝不了越明軍,這些邪門歪道自然是毫無意義,弘光皇帝一送還就被周之升、王普祥安排成了「沙場殉國」,後來「殉國」的弘光皇帝還被張國維廢物利用成了凝聚江南人心的利器。
因此多鐸現在的想法就是在全師而退的同時儘可能多帶走一些戰利品,如果還有時間與精力就把江寧府與常州府的戰爭潛力破壞得乾乾淨淨,但是在這件事上並不信任第一個提出建議的孔有德,而是把問題交給了他更信任的李率泰。
李率泰前不久剛剛從蘇州城突圍而出,雖然他把新附軍還有孔有德、耿仲明的兵馬都賣得乾乾淨淨,但這並不影響滿洲貴族對他的信任:「實際現在這種全師而退已經完全不可能,更不要說放把火把南京城燒得乾乾淨淨,萬一金華賊急紅眼了恐怕對我軍不利!」
過去是清軍占據絕對優勢,所以殺人放火毫無顧忌,但是現在越明軍占據優勢,清軍就覺得處處投鼠忌器,很多慣用的手段都不敢用出來,特別是現在明軍已經逼近南京,連多鐸、豪格這樣的殺人魔王都變得好說話起來。
因此李率泰的這番話多鐸與豪格能聽得進去:「那李侍郎覺得應當如何善後?」
李率泰毫不猶豫地說道:「實際豫王的方案想得很周全,但是即使辦得十全十美對我軍也沒有太多好處,把金銀玉帛還有美人家眷送過江去能有什麼實在的好處嗎?實際成敗關鍵在於能有多少八旗將士、蒙古精銳、三順王兵渡江北上,至於錢謙益之輩哪怕帶上一百個,對於國家成敗又有什麼意義?」
事實上李率泰在蘇州突圍就是這麼幹的,只是他突圍的時候甚至故意犧牲了孔有德與耿仲明的部下,只帶著八旗將士出城突圍,而現在他準備在南京複製一遍。
李率泰的建議多鐸顯然是聽進去了:「沒錯,錢尚書這種人國朝想要多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