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從軍行 第一百八十八章 回回炮(下)
就在後金軍互相擁擠進退不得時候,明軍的「西瓜彈」落了下來。筆神閣 m.bishenge。com地上的積雪很厚,飛來的泥彈砸在上面發出一片恐怖的「噗噗」聲。
就好比一場大暴雨來臨時一樣,數百枚泥彈大部分都落在同一區域,其威力彷如雷神發怒,大地都為之不斷的顫抖。彈雨之中,夾扎著陣陣慘叫和團團血霧,後金軍被這一波「炮火」打的傷亡慘重、魂飛魄散。
「完了,我的弟兄們吶........」
西林覺羅望著在彈雨中抱頭鼠竄的後金兵,此時才醒悟明軍城防工事的目的是啥,但是為時已晚。現在的後金軍就好比被趕進圈(juan四聲)的雞鴨鵝狗,予取予奪任人宰割。可以說仗打到現在他們連靉陽的城牆都沒摸到,嚴重影響巴雅喇準備的後續進攻。
五個牛錄的後金軍面對明軍精心設計的城防工事,和從未見過的密集的「回回炮」火力。從最初的勢在必得到現在的傷亡慘重,僅僅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現在這些後金軍不是在想著怎麼去攻城,而是爭先恐後的要逃離對方的「火力打擊」範圍。
「回回炮」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爭奪天下時曾大顯神威,當時其為明軍中的重武器。即便在開國後的幾十年還存在於軍中。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但這種武器若是使用得當,威力依然十足。
它經過楊林的改進後,注重「火力輸出」的持續性。就是能長時間作戰。再加上它的彈丸不是很重,所以裝填時間較快,約為後世的五至七分鐘之間。
採用的戰術是楊林帶來的後世齊射之法,一打就是一片,不僅提高了精度也提高了威力。後金軍現在的戰法還處於集團衝鋒的階段,面對「回回炮」的打擊沒有有效的規避方法,只能硬扛。因此其傷亡很大。
按照後金軍以往的經驗,明軍的火槍火炮不是沒見過。他們認為只要穿上重甲敢沖敢拚,那些玩意兒沒什麼可怕的。可面對「回回炮」這種從未見過的武器,他們不由之主的懵了、怕了。
這種武器拋射的彈丸是鈍擊加破甲屬性,穿再厚的甲也擋不住被人家砸。而且彈丸的彈道彎曲,即便藏到障礙物後面也有可能被擊中。一旦被擊中就沒個好。而最讓後金軍感到噁心的是,他們始終也沒看見這種武器長什麼樣兒。人對於沒看見的東西,始終是存在恐懼心理的。
現在明軍往往第一波彈雨打過來,後金軍的隊形當時就亂了。第二波彈雨打過來,就能將其隊伍大部打的散亂。第三波彈雨打過來,就能將其隊伍打的徹底崩潰。
這讓以肉搏、騎射為主的後金軍不知所措。最為仰仗的弓箭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發揮不出作用。他們以往攻城都是步甲在前衝鋒,輕甲以弓箭掩護。現在這一戰法可不行了。首先輕甲們要跑到城牆下,然後利用密集的箭雨壓制守軍,掩護己方步甲們攀附攻城。
問題是現在到處都是鹿砦、拒馬等障礙物,根本就不可能直接跑到城下。跑不到城下弓箭就發揮不了作用,總不能用弓箭與人家這種扔泥彈的武器比射程吧?
後金軍是第一次遭遇「回回炮」的打擊,從未見過這麼密集的「火力」。只見一波接一波的泥彈越過城牆持續不斷的迎面飛來,打的人簡直喘不過氣來。
他們也從未見過眼前這種成體系、布設精密的城防工事。以往仰仗的盾車、撞車等作戰車輛在進攻途中紛紛遇到阻礙,無論怎麼努力也提高不了速度。反而深陷曲折狹窄的工事之間,被人家「集中火力」挨個點名。
盾車是後金軍在戰場上的「法寶」,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努爾哈赤親自指示手下每次征戰必須攜帶盾車。可是這玩意兒在地勢平坦、天氣適宜,對手戰力低下的情況下占有優勢。
如今在靉陽城下卻吃盡了苦頭,速度慢、耗費人力不說,自身還特顯眼。遇到淺溝、矮牆之類的城防工事那就完蛋了,變成了真正的「爬行動物」,需要許多人上去又推又抬的。這種情況是明軍「回回炮」最喜歡的,直接一波彈雨過來連車帶人一起帶走。這正應了後世某網路遊戲中的那句名言——「一炮一個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