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還,倭亂暫時告一段落。此時,宣祖已經屬意於光海君了。
然而,分朝卻使得宣祖和光海君的關係越發生疏。
原因有兩個:其一,光海君做為世子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在侍講院學習與一日兩次向宣祖問安以示孝道 1593 年 3 月,由於明兵的介入,宣祖的朝廷暫在開山落腳,光海君則駐守定州,9 個月後才回到漢陽。但是由於光海君頻頻臥病在床,因此辜負了宣祖的期望,導致宣祖對光海君多有不滿。
其二,分朝直接讓光海君分享了一部分宣祖的王權。宣祖在戰爭時貪生怕死的表現讓自己失盡民心,受到台諫即司憲府、司諫院之合稱不留顏面的指責,更有大批儒生上疏要求宣祖退位於光海君。
如此,宣祖致力收復王權,打壓世子。壬辰倭亂期間 15921598,他 18 次提及禪讓王位或讓光海君攝政,但其目的只不過是在考驗世子和群臣對自己的忠心,以便除去任何威脅。為了限制光海君的權利,宣祖在分朝時,以光海君還沒有受到大明冊封為藉口,不願頒發世子印。宣祖甚至禁止光海君入殿請安,讓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自懿仁王后過世後,宣祖對待光海君的態度每況愈下,從他重視選繼妃而有意阻擾遣使臣要求大明冊封世子來說,宣祖似乎考慮到了廢世子。
雖然按照宗法宗法規定,兩班在確立繼承人庶子或繼子之後,即使有嫡子降生,繼承人也不會更改,光海君的世子地位不會因為永昌大君的誕生而有所動搖。
況且永昌大君年齡太過幼廢長立幼也太不合理,但由於宣祖對光海君的冷淡和缺乏明朝的正式冊封,讓光海君坐立不安,擔心宣祖會不顧宗法,改立永昌大君為世子。
朝中讀懂宣祖心意的人趁機結黨營私,其中以柳永慶柳永慶本是東人黨,後來變卦投奔北人,之後又加入小北。
1602 年任戶曹判書,兩年後其孫迎娶翁主,升任領議政,與其他外戚勾結,被稱為「柳黨」,在宣祖的最後四年一時權傾朝野。
「柳黨」在宣祖病重期間私藏宣祖欲退位讓賢的教旨,後被光海君問罪的「柳黨」風頭最盛。「柳黨」擁立永昌大君,常常挑撥離間,使光海君更覺地位不保,迫使他無論如何都要剷除永昌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