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興方略 第六十四章 應天兵器局

更新:03-21 13:18 作者:勝者即正義 分類:其他小說

    八月初,朱慈烺和李邦華一起來到了南京城中的「應天兵器局」之中,這裡是朱慈烺登基之後,出宮巡查檢閱的最後一站。

    而迎接他們的兵器局主官,正是崇禎十五年的舉人,文武雙全的張煌言。

    朱慈烺此前向天下招募賢才的時候,他也積極響應,因為原本就有舉人的功名,很快就得到了李邦華的提拔,進入兵部。

    如今,整個南直隸,甚至浙江部分官營工坊中的工匠,超過一半都已經被朱慈烺下旨調到了南京。

    但因為官營工坊貪腐壓榨嚴重,基層管理又十分鬆散,原本在官營工坊中服役的許多優秀匠戶,都已經逃散,最終只召到了一千餘名可用的工匠。

    不過,江南地區經濟繁華,手工業發達,民間並不缺優秀的工匠。

    朱慈烺在授意李邦華籌建「應天兵器局」的時候,直接讓對方開出了高於市場價格三成,甚至一倍的月餉,果然很快就從江南地區的各大城市中招到三千多名工匠,其中大部分只要學習一段時間,就能上手製作各種兵器,盔甲和火槍。

    與此同時,他也已經讓李邦華著手從福建,廣東招攬一批製造火炮火槍的工匠,以滿足大軍的兵器槍炮需求。

    這個時期,大明境內製炮技術最高的,就屬這兩個冶鐵業,手工業發達,同時都靠近澳門的地方了。

    張煌言在李邦華的授意下,把所有工匠都集中起來之後,將制炮,制槍,制弓弩,制甲的工匠都留在了「應天兵器局」下屬的各個武器工坊之中。

    而其餘類型的工匠,手藝精良的,同樣是留在「應天兵器局」,水平差一點的,則是分到各個軍營的兵器工坊,做一些兵甲火器的修修補補和鉛彈,箭矢等消耗性武器的製造工作。


    「應天兵器局」經過了張煌言和幾個負責工坊事務的兵部官員討論策劃之後,分為了:火炮,火槍,弓弩,刀槍,盔甲,盾牌等等十幾個工坊。

    各種冷兵器自然是本土工匠的強項,弗朗機炮,虎蹲炮,鳥銃等老式火槍火炮,在備料充足的情況下,大明的本土工匠也能製造出質量優良的產品。

    而朱慈烺計劃中將來裝備大軍的新型火槍火炮,則暫時還需要從澳門購進,兵部已經開始著手從澳門的工坊中挖人,那裡有很多手藝了得的漢人學徒。

    不僅如此,兵部的官員出發前往澳門的時候,朱慈烺還吩咐了對方一定要多買一些武器製造,兵法軍陣相關的書籍。

    他打算將那些從澳門買來的武器製造書籍翻譯成漢字,然後再印刷成冊,為之後建立專門的工匠學堂,批量培養工匠做準備。

    這自然不是說大明的工匠不會打造新式火器,但能依著葫蘆畫瓢造出來,和明白裡面的科學理論,知道不同火炮的口徑比,甚至是模數,進而不斷發展火炮技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否則,便極有可能像滿清一樣,造的炮越來越大,外形越來越花哨,可是威力卻越來越小。

    生產技術和成體系的科學雖然看起來長得很像,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東西。

    朱慈烺要做的是用自己後世的見識,推動科學體系在大明加速確立,以此對滿清,甚至是收復漢地河山之後,對北面的俄國人,東南的荷蘭人,都形成碾壓性的武器優勢。

    而工坊的具體管理,是兵部的事情,朱慈烺自然不會插手,但是新型的管理制度,初級流水線生產方式的組織,分工協作,新工匠的培訓,以及靈活的薪酬激勵制度,這些關乎火器生產效率和進度的事情,卻是他必然要操心,同時目前也是只有他才能解決的問題。

    而這些,便是朱慈烺在不改變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能夠通過管理改革,提高生產力的方法了。

    這是他這個上位者的優勢,也是未來人對這個時代的降維打擊。

    在張煌言的陪同下,朱慈烺在「應天兵器局」視察了整整三日,不僅深入工坊,還親切接見了近百名奮戰在生產第一線的工匠們,並一一詢問了他們的工作情況,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和上官的溝通



第六十四章 應天兵器局  
相關:  伐清1652    穿越者縱橫動漫世界  娛樂帝國系統  網遊之劍刃舞者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百鍊飛升錄  
下面更火
搜"明末振興方略"
360搜"明末振興方略"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