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強梁 第五百三十九章中間人
吏部衙門裡,許梁聽了王尚書遮遮掩掩的一番解釋,不禁感嘆,在大明朝做小官難,做大官也不容易。
王永光乃是朝中正二品大員,執掌吏部,權勢威盛一時。然而隨著溫體仁的順利入閣,王尚書的危機感就越發強烈。近幾日關於地方上幾個知府的調整問題,吏部報到內閣的方案,都基本上遭到內閣的否決。
如今的內閣里,首輔周延儒,與另兩位內閣大臣:曹於汴和溫體仁,基本上是已經抱成一團了。而武英殿大學士孫承宗,原本還兼著兵部和遼東的差事,大部分時間都在遼東,朝庭的事情基本上不怎麼發言。至於次輔成基命,見崇禎皇帝越發看重周延儒,也就縮在後面,對周延儒唯唯喏喏。
再有最後一位東閣大學士徐光啟,雖然是天子帝師,卻是剛入閣,資歷最淺,在內閣里也沒什麼發言權。
吏部的方案被內閣否決,說白了就是被周延儒,溫體仁,曹於汴三人給否決了!
王尚書感到了危機,他一個人是干不過抱成團的周、溫、曹三人的。他便將結盟的目標瞄準了東閣大學士徐光啟。
為什麼選中徐光啟,王尚書也是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的。首先徐光啟雖然在內閣里資歷最淺,但他是天子帝師,恩寵不比周延儒少多少。再者徐光啟如今也在單幹,從沒有聽說過他在拉幫結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永光是實在沒得選了。內閣大臣就那麼六個,周延儒三人已經抱成團了,剩下的成基命老官油子,滑不溜手。實在不怎麼靠譜。而孫承宗久掌兵事,殺伐決斷,對拉幫結派之事向來嗤之以鼻。選來選去。就只剩下徐光啟了。
然而徐光啟也不是王尚書想靠上去便能靠上去的。朝庭里誰都知道他是天子帝師,身價倍漲。王永光到底也是讀過聖賢書的斯文人。即便是要投靠過去,至少也要做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種意境來,否則就太有辱斯文了。
直接跟到徐光啟面前抱大腿太丟人,委委婉婉的又太麻煩,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莫過於找一個王永光自己信任,又與徐光啟關係要好的人當個中間人。
許梁便是王永光選中的這個中間人。
吏部尚書和東閣大學士要抱團,許梁十分樂見其成。聽罷王尚書的一席話。許梁當即拍胸表態,會在適當的時候向徐光啟表達王尚書的意思。
許梁最近由於告祭太廟的準備事項,與太常寺卿付玉往宮裡跑得勤快。上頭有禮部尚書李騰芳盯著,許梁和付玉想偷懶都不行。這日許梁跟著李騰芳和付玉兩人在養心殿內向崇禎皇帝做了一個關於告祭太廟儀式準備工作的專題匯報。
李尚書事無巨細,囉囉嗦嗦地說了近兩個時辰,許梁和付玉兩人聽得滿嘴苦意,陪著笑臉時不時的附合兩聲。終於連案台之後的崇禎皇帝也聽得不耐煩了,好言勉勵李尚書幾句,才將老頭打發出來。
崇禎皇帝所說的,真的是尋常的安撫之語。然而李尚書聽在耳中的意義卻非同尋常。出得養心殿來,一個勁地向許梁和付玉感嘆:這陣子的辛苦沒有白費,陛下還是很滿意的!
然後又要拉著許梁和付玉兩人回禮部衙門再參詳參詳祭祀儀式。
許梁見機得早。一臉歉意地朝李尚書拱手道:「那個……真是抱歉,尚書大人,下官進宮之前,便得到消息,今日輪值的東閣大學士徐閣老正在內閣值房等著見我。怕是得不能隨尚書大人回衙了。」
李尚書聽罷,一臉遺憾:「既然是徐閣老相召,那擔擱不得,許大人快去吧。」說著一手緊緊地抓住太常寺卿付玉的手臂,道:「那付大人隨本官回去再商量商量。」
太常寺卿付玉臨走之前。看向許梁的眼神有種受盡折磨的淒涼。
今日內閣值房的人是成基命和徐光啟,這點許梁早就弄清楚了的。許梁不緊不慢地一路欣賞著宮內沿途的景致。不久便到了內閣門外。向門口守衛的大漢將軍通報一聲,不久。許梁便被人引進了內閣。
內閣其實也就是一間大殿隔斷而成,除了內閣首輔周延儒和次輔成基命二人有單獨的辦公房外,其餘的四位內閣大臣,都是兩人共一間辦公房。
與徐光啟共用辦公房的是同期入閣的溫體仁。只是今日他不在,房內便只有徐光啟一人。
許梁走近房間,徐光啟正將手上一份奏摺的擬字書寫完,合上奏章,徐光啟便看向許梁,招呼許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