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
更新:12-31 14:01 作者:遙遠之矢 分類:軍事小說
a href="明末之虎最新章節">
明末之虎
&了,就停放在這裡,卸炮後,立刻開始置放炮架。」
在離城那那面陡峭的山崖,將近八百步(約1000米)的距離,趙傑喝令炮手停止推進這門重型龍擊炮,把火炮從炮車卸下後,就地開放置放炮架。
據趙傑介紹,這個距離,是這門重型龍擊炮的準確射程的最大距離,另外,其有效射程為1500步(約200>
聽趙傑介紹龍擊炮的射程竟有這般遠時,李嘯一臉喜悅。
他知道,在明清時代,哪怕是威力最大的新式紅夷大炮,準確射程基本在600米左右,至於有效射程,最高也只達到了150>
可見,李嘯生產的龍擊炮,遠遠地超越了這個時代。
沉重的實木包鐵炮架放好後,這門重型龍擊炮,被一眾炮手使出吃奶的力氣,扛上了炮架,再把這門重達2500斤的龍擊炮好生固定穩妥。
&膛準備!」
趙傑大喊完,這些炮手立刻打開炮口的密封蓋,伸入干布將炮膛中的防護油抹淨,再打開火門蓋子,倒入一點引火之藥,再將其餘的定裝火炮火藥全部從炮口倒入,後用捅棍搗至半實,隨後從炮口由兩名炮手一齊發力,將那枚巨大的32斤鐵彈塞入炮膛。
&整炮位!」
趙傑這一聲喊後,炮手們立刻使用銃規測距,調整炮耳,選擇仰射角度,再仔細校準準星與照門,接著便打開火門蓋子,插上火繩,做好了開炮的準備。
&備,點火!」
一名炮手,立刻點燃了手中持著長條火繩,火繩冒出淡藍色的火光,慢速地燃燒起來。
&
聽了趙傑的命令,炮手立刻將手中的火繩,點燃了眼前這門龍擊炮火門上的火繩,只得滋滋一束光苗隱入火門之中。
&
幾乎就在瞬間,龍擊炮發出一聲幾乎可以震破耳膜的爆響,炮口飄起腥紅的余焰,大團的嗆鼻白煙立刻四處瀰漫,一枚包黑的炮彈唿嘯出膛,向著山崖上用石灰標記的地方凌厲出擊。
遠遠地聽到一聲悶響,炮彈準確地山崖上那畫了石灰的大圈,碎石飛濺,周圍的炮手頓時一陣歡唿。
李嘯從千里鏡中看到,炮彈準確地擊了1200米外的山崖上的畫圈處,以擊中部位為放射,整面青石山崖上,呈現出密如蛛網般的巨大裂痕,可見這枚32斤的炮彈,對山崖造成了多麼大的打擊。
&好,復位炮架,繼續打!」
趙傑隨後接著下令,炮手們隨後開始將因為後座力嚴重後退歪斜的龍擊炮重新復位,用濕布清理炮膛,抹去藥渣,再開始重新如先前步步驟裝填。
這個年代,沒有現代大炮所使用的炮架制退復進機。整個世界上,無論歐洲還是中國,所有火炮都是所謂的架退炮,也就是說,開炮時全炮受後座力後退,需要以人力將其復位。
這樣的火炮有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在長時間炮戰下,將會大幅消耗炮兵體力。有軍事分析家認為,拿破崙之所在滑鐵盧戰敗,固然有一系列的政治與軍事原因,但其手下炮兵體力耗盡導致火炮無法完全復位,亦是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在18世紀到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代晚期的時候,歐洲各國也曾出大力研究過各種制退復進系統,但是基本全部失敗了。
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彈簧之類的剛性系統製造不易,同時很快就會彈性疲乏,更換與維修起來也很複雜。直到19世紀末,才發明使用不會彈性疲乏的液體或氣壓制動,進行壓力制退復進的炮身復位裝置,直至此時,這才使火炮復進系統真正實用化,出現了所謂的管退炮。
這個問題現在無法解決,畢竟,李嘯軍的機械工業水平,太過低階原始,遠遠達不到能生產氣動或液壓裝置的程度,所以,李嘯也只能默認現實,還是讓炮手們多出把力氣吧。
對於這個問題,趙傑也曾向李嘯提出過緩解的方案,這個緩解方法,還是當年的孫元化想出來的。那就是在選定的炮兵陣地上,讓士兵用鏟子挖土,在火炮後方堆出小土堆。則火炮發射時後座後退,就會經由斜坡滑到小土堆上,士兵再用力一推,火炮就會從斜坡滑下來,稍微校正調整就可以簡單復位。
當然,這種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