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八零二章 上國心態(九)
更新:09-17 02:21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正本清源,闡述真正的先聖之道,在大順這個有著濃厚的正統道統傳統的文化圈裡,意義極大。
原本歷史上,顏李學派就吃過這麼一次大虧。
原本歷史上,李塨和方苞是好友,雖然學術相左,但私交很好。李塨死後,是方苞給寫的墓志銘。
但,因為顏李學派極端反宋儒、極端反程朱。加上顏元的嘴實在太臭,不但罵儒生是娘炮,還說朱子學「如砒霜,一旦沾上就永無生機」。
而方苞篤信程朱理學。
是以,在給李塨寫墓志銘的時候,方苞直接夾帶了私貨。
說李塨這一生,最大的德業,就是老而大覺、改過為大,在自己的勸說、教育下,放棄了顏元的那套反程朱理學的學問,而是轉向了程朱理學。
除此之外,都稱不上德業。
方苞在墓志銘上,言之鑿鑿地說,他勸了王源、勸了李塨,這倆人都幡然悔悟,被自己的幾句真言,噎的默然無語,所謂【以餘一言而幡然悔悟】。
顏李學派、顏李學派,有顏有李。
方苞這篇墓志銘,等於說:
顏李學派的創始人,背叛了顏李學派。
這套路,後世可能也會經常用。
反正,王源、李塨都死了,沒法說話。
方苞的墓志銘也就引發了顏李學派和桐城一派的徹底決裂、
顏李學派傻嗶呵呵的,腦袋純有問題。
居然各種考證,查閱資料,整理書信,擺出各種證據證明方苞在說謊。
拿出證據,說李塨直到七十的時候,還質問方苞,說程朱理學,【至聰明人盡歸無用,遂使神州陸沉】,怎麼可能會按你說的被你幾句話就「幡然悔悟」了?
桐城一派對顏李學派,則直接上了詛咒李剛主、程綿莊,身滅嗣絕。
後世人很難理解這個時代的道統之爭。
比如李塨之前大兒子死的時候,方苞就給李塨寫信,說:你知道你兒子為啥死嗎?因為你不信程朱,上天降禍給你們了。【凡詆毀朱子者,多絕世不祀】。
正本清源、道統之爭,本來就是個你死我活的鬥爭。
而上層理論之爭,看起來,似乎好像只是士大夫階層、或者叫文人罵架。
但實際上,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涉及到千萬人的生死,枷鎖,苦難。
不提腐朽學問下的女性苦難,這涉及天下半數的人口。
只說劉鈺在江蘇走的這條路,不過一省之內。
西江五嶺的幾十萬人、漕運的百萬人、揚州淮安的一百五十萬人,還有蘇北被劉鈺往南洋種植園扔去的幾十萬人,佃戶退租後往城市生活的這群人的命運、家庭,受盡了苦難。
從當初的錫蘭特洛伊木馬計強制遷徙開始算起,這些年,不下五十萬人直接死於這場改革。
上層學術之爭,關係到今後死的人是誰,枷鎖套在誰身上,而不只是簡單的上層學派對罵。
至於此時,正本清源、重構儒學,其意義,程廷祚倒是評價過。
說劉鈺的改革手段,可以用在一省,但卻難以平移到全國。
而劉鈺的手段,若藩屬學其精髓,則恐天下分崩。
如果是神州危亡之際,他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劉鈺的手段,雖然霸道太重,但可以保護神州。
但如果是想繼續做天朝,那就必須要把儒學重構,作為一個能適應新時代的上層學問,和西洋島夷對抗,維繫「天下」這個概念。
否則一旦周邊諸國找不到路,必然會去海外尋找解決辦法。
在他看來,儒學現在就要做兩件事,以後世的語言,大約可以這樣理解。
第一件,扛起來近代化轉型的上層意識形態構建,保證文化母國的地位,維繫一種文化圈的向心力,維繫一種文化優勢,從而維繫華夷心態,使得文化圈諸國始終保持「仰視」。
第二件,就是完善各種制度設想,解決土地制度、官員制度、選拔制度、稅收制度等等,使得周邊各國再度掀起遣唐使風潮,告訴周邊同文化圈諸國,你們困惑的答案,在天朝可以找到。
這是很標準的上國盛世下,精英階層的「胸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