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十三章 木牛流馬(九)_頁2
更新:09-17 02:21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你說的這些,都不算是被逼著一戳一蹦躂的範疇。現在是這樣、過去是這樣、將來多半也是這樣。歷朝歷代,有因為漕運之弊而亡國的嗎?」
「蒙元末年,有讖曰: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你想過沒有,如何繼續走河運,一旦黃河潰堤決口,會如何?」
「漕運斷絕,朝廷財稅之半,堆積江南;漕米不足,京畿周邊人心躁動;治水徵發民夫,運河斷絕糧食不足,或是發不出工錢;數百萬人受困於河水,顆粒無收,物價飛漲,必要起事。」
「黃河決口,天災也。」
「然而天災一樣,其後卻不一樣。」
「若朝廷有錢、有米、有糧,則可賑、可蠲、可募、可剿、可撫。」
「若朝廷無錢、無米、無糧,則饑民遍地、人心惶惶、烽煙四起、起事頻傳。」
「廢運河,於吾家,將黃河決口之後的亂世可能降到最低,方為萬般理由之首。」
谷鎢
「漕運之貪腐剋扣之弊,隳不了宗廟。莫道石人一隻眼,那是真要隳宗廟的。」
「以史為鑑,一國一姓之危亡,或源於夷狄、或源於百姓。然如今夷狄束手,只可能亡於百姓。」
「自古以來,河南不亂、荊楚不亂、則不過割據、流寇之勢。若河南荊楚皆反,則社稷危矣!」
「吾兒所言,至張家口、至熱河,興工商、墾蒙地,此皆正途,但今日可做、明日可做、後日做也不晚。」
「以朕觀之,這第一條路,必須要通河南、往荊楚。」
「京畿河北河南荊楚松蘇不亂,其餘最多不過割據流寇之勢,不能成大事。」
「昔日孟子見梁惠王,於災荒事,梁惠王如何說?」
太子連忙對道:「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皇帝點點頭,又道:「朕之前叫你讀《鹽鐵論》,桑弘羊於此事,又是如何說的?」
「回父皇,大夫曰:王者塞天財,禁關市,執准守時,以輕重御民。豐年歲登,則儲積以備乏絕;凶年惡歲,則行幣物;流有餘而調不足也。昔禹水湯旱,百姓匱乏,或相假以接衣食。禹以歷山之金,湯以莊山之銅,鑄幣以贖其民,而天下稱仁。往者財用不足,戰士或不得祿,而山東被災,齊、趙大飢,賴均輸之畜,倉廩之積,戰士以奉,饑民以賑。故均輸之物,府庫之財,非所以賈萬民而專奉兵師之用,亦所以賑睏乏而備水旱之災也。」
太子回答的也是很利索的,既然是皇帝專門讓他看的書,他肯定是要仔細讀的。
而且,當時很多人以為,皇帝是支持桑弘羊的路線的,國家調控、鼓勵工商,基本上看起來好像有點這麼個意思。
然而太子拿到的那本、皇帝給他的《鹽鐵論》,則非常有意思。
太子知道,那本書原本是父皇拿給興國公看的,而興國公在那本書上面留了不少的題注、吐槽。
比如開篇就寫了個成語,「萬勿刻舟求劍」。
再比如在開篇的桑弘羊第一問,即「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蕃貨長財,以佐助邊費。今議者欲罷之,內空府庫之藏,外乏執備之用,使備塞乘城之士饑寒於邊,將何以贍之」的後面,則寫了一個吐槽。
吐槽的倒不是大順,而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曰:英人東印度公司,並不鼓勵發明更有效的捕鼠器。而是關鍵是誰能拿到政府特許的捕鼠資格。荷蘭東印度公司亦然。
曰:鹽鐵之利,在利,不在鹽鐵。鹽鐵其形也、利其質也。
鹽鐵之利為大利,則鹽鐵;茶糖之利為大利,則在茶糖。刻舟求劍者,只見鹽鐵、而不見利,誠可笑矣。
羅剎人嗜酒,遂取酒之利;英人嗜糖茶,遂取糖茶之利;荷蘭人嗜香料,遂取香料之利;西班牙人……得天獨厚,有金銀之利,天下人皆愛之,遂取金銀礦之利。
基本上,太子所讀的那本書上,滿滿當當的都是吐槽。
皇帝把這本書收了回去,並未刊行,而是看過之後讓太子去讀,自有深意。
只是皇帝卻忘了件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太子讀書頗多,可從現在的回答中,並未達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