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四九章 暫借
更新:09-17 02:15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松前藩沒有真正的石米俸祿,都是靠做生意。他們的生意頭腦,早就發現了北方可能是出了什麼事。
蝦夷地這麼苦寒,是不產錦緞的。
可是幾年前開始,蝦夷出現了絲綢,而且是很上等的絲綢,這些絲綢被稱為蝦夷錦。
松前藩的藩主松前資廣,還將蝦夷錦作為參覲交代的貢品,獻給過幕府將軍。
至於這地方為什麼會出現錦緞,其實也很簡單。
或者不該叫出現,而應該叫重現。
永樂年間,奴兒干都司就有朝貢體系,絲綢流入到黑龍江,又從黑龍江跑到庫頁島,又從庫頁島一路南下。
雖然緩慢,但就像是漢時蜀錦能出現在大夏一樣,只要有貨,貿易便存在。
之後後金崛起,中原戰亂,這種朝貢體系也就斷絕了。
直到多年前對俄一戰,重奪永寧寺和黑龍江江口,黑龍江下游的土著部落和劉鈺歃血為盟,之後也接受了朝廷的冊封。
每年要貢獻貂皮,天子也需要還一些絲綢錦緞。
只要有了貨物,自然就有貿易,雖然流傳的速度慢一些,可阿伊努人還是沿著庫頁島進行了貿易,逐漸便有一些錦緞到了松前藩的福山城。
至於東北到底發生了什麼,松前藩眾人反應遲鈍,閉關鎖國,那是不知道的。也沒有太大的興趣知道。
不過這種貿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樂見其成。從做工上也能知道,肯定是出自唐國的貨物,但上下都不說破。
松前藩若是說破了,很可能會被禁止貿易;江戶那邊可能知道,但這種錦緞大家都喜歡,也不願意就這麼禁絕。
可此時聽說有唐國的人在蝦夷地築城? 一個個腦子裡想的卻不是貿易? 而是擔憂。
日本是鎖國的,松前藩是獨霸對蝦夷貿易和控制權的。
雖然之前的幾次和當地土著的戰鬥? 讓松前藩吃了虧? 暫時斷絕了徹底占據蝦夷的想法,可擁有幕府許可的貿易特權? 他們仍舊不希望別人把手伸向這裡。
商人地位低下,可松前資廣卻需要商人才能維持自己的統治和收入。
近江商人組成的兩濱組? 和松前藩的關係很密切? 為松前藩的收入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時候日本的大米還不能在北海道種植,但北海道最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漁業資源很豐富。
這些分封出去的知行地不能種糧,但是可以打漁、做生意。一些商人就把錢交給封地的所有者? 從南邊運來大米? 僱傭當地的蝦夷人幹活。
狩獵為生的,肯定不如給人打工的日子舒坦。在大順這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海參崴等地已經有不少當地部落選擇融入村鎮過上定居生活。
北海道這邊的模式,差不多。
靠著大米的差價、北海道豐富的漁業和毛皮? 兩濱組的商人很賺錢,完全支付的起「包稅」金。
可要是交給家臣們進行行政管理? 那是要賠死的,家臣們並不具備這樣的水平? 而且農耕分封制下的思維模式也玩不轉商業。
松前資廣詢問匍匐在地的商人道:「你看到唐人了?」
「大人,應該是唐人。束髮? 而且他們和蝦夷人貿易的時候? 也說是大順的人。他們在那裡售賣布料? 換取毛皮。」
商人趕忙回答了自己的見聞,但他沒有敢太靠近那座土城仔細觀看,就跑回來報信了。
松前資廣知道這件事可能很嚴重。
如果只是做生意的,還好。
派人知會一聲,日本國策,只有朝鮮、荷蘭、中國和琉球,可以進行貿易。
如果是中國船隻,可以前往長崎進行貿易,這裡是不允許的。
當然,也可以暗戳戳的允許他們走私。
可就怕不是來貿易的,這就大為不妙。
又仔細問了問商人一些細節,便先讓人帶著這個商人下去,家臣們聚攏過來,討論起來這件事。
鎖國政策,對幕府是有利的,但對各地的藩主、商人等,當然是不利的。
有能力有關係的大商人,可以在長崎進行貿易。
更差的,就只能在蝦夷地進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