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五八九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
更新:09-17 02:19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這個陷阱,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甚至劉鈺可以明白著和英國人講,讓他們開卷考試,他們依舊無計可施。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家股份制公司。
公司要盈利。
要回饋股東,要給股東分紅。
以利潤為導向,這是總前提。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
那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先上車的人,把門焊死了,防止後面的人上車。
公司缺錢,就得靠從荷蘭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而不是增發募股。
英國這邊,之前英國的利息比荷蘭那邊高得多,一直到這幾年才降到了5%左右,之前根本沒辦法像荷蘭一樣以極低的利息發行債券。
是以他只能擴大募股,不斷增加整體股本。
為什麼非要增加整體股本呢?因為公司需要大量現金。
為什麼公司明明盈利,還需要大量現金周轉呢?
因為大順這邊只要金銀,不存在用貨換成銀子再買絲茶的情況。
一次周轉就是兩年,而且公司還要面臨各國的競爭,之前在廣東福建都進行過好幾次各國公司之間的貿易競爭了,這都需要大量的現金。
既不能學荷蘭東印度公司發低息債券,又不能和法國一樣用人參和海軍呢絨換錢,那就只能增加股額了唄。
刨除掉王室占有的股份,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人數極多,成分複雜。
有頭銜的、至少是爵士銜的,有5%左右;有騎士頭銜的,大約是15%。
而持股比例中,在3000兩到15000兩之間的,大約占了30%。
應該說,東印度公司自己的這些股東,在英國政治中,也有很強的話語權。
其實放到大順也一樣,能投資3000兩到15000兩左右的中堅力量,這身家,豈能沒有話語權?
這些話語權,不能撼動英國的羊毛貴族地主工業資本家的聯合體,但除此之外爭取更多的扶持和政策傾斜還是沒問題的。
這些股東,當然需要盈利。
他們把錢投出去、投入到東印度公司,可不是為了讓英語傳到亞洲的,而是為了過年的時候拿紅利的。
想拿紅利,公司就得賺錢。
公司賺錢,現在又和大順的貿易綁定,至少綁定了50%以上的利潤,要是直接砍掉,一個這麼大的公司直接掉了50%的利潤來源,公司當然會出問題。
而且,之前公司還剛剛拿到了續了二十年的壟斷權,因為之前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當中,東印度公司和政府達成了交易公司買300萬兩到600萬兩的國債,現金支付;而議會要把公司的壟斷權延長,並且保證不會再搞什麼「東印度貿易公司」這樣的么蛾子。
當時要打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正缺錢呢,自然同意。
現在新續的二十年的壟斷期才剛開始,公司股東豈能願意公司不盈利、自己拿不到分紅?
可劉鈺明顯又是在藉助鴉片問題找茬,即便今天還能允許在大順貿易,一旦明天又翻臉了呢?
所以,公司在這種威脅之下,必須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那麼,就如同劉鈺和皇帝說,缺錢沒錢治淮治水移民,就去印度收稅一樣。
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眼中,新的、肉眼可見的、短時間能見效的、且可以避開大順斷絕貿易威脅的利潤增長點是哪?
顯然,印度嘛。
奧朗則布一死,中央集權一崩,缺錢就是找印度,這已經是此時世界的共識了。
波斯人這麼想、阿富汗人這麼想,大順這麼想,英國自然也這麼想。
擺在眼前的atm,誰能拒絕這個誘惑?
在歐洲,大順還需要和法國繼續合作。
是以,劉鈺之前在印度把法國一頓坑,因為他不能讓法國在印度贏。
法國在印度贏了,大順和法國的同盟也就到此為止了,大順沒辦法干涉太多的歐洲事,只能吃印度。法國贏了,中法衝突不可避免。
怎麼讓法國「體面」且「滿懷感激」之情地退出印度、讓大順接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