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從未來的盈利性、大順政權特殊的商人地位、鹽商的「珠玉在前」,亦或是其餘的種種原因。
總歸,開發南洋這件事,已經成為了這些商人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
劉鈺的信譽還在,賺了當然好。
賠了……賠了就只當報效了。
比起鹽商每年百萬兩的持續性報效,這一次開發南洋,劉鈺估計一次性就能投入上千萬兩規模的資本。
除了對專門對口的如咖啡等西洋貿易品,或者朝廷買辦下的漕米外,劉鈺也在其中牽頭,儘可能完成上下游產業的整合和溝通。
這種大規模的投資,當然不可能如無頭蒼蠅一般毫無章法。
這裡面,仍舊需要大量的學實學的學生,進行海量的計算,以及劉鈺主導的對未來貿易的預估。
純粹靠看不見的手,非得出大事不可。
比如種一堆咖啡,結果多了賣不出;或者現在好賣,但不久歐洲必然又得再來一場戰爭,大順本土又不喝咖啡,那就砸手裡了。
又比如種一些棕櫚繩麻,結果不足跟上海軍擴建計劃所需,到時候又缺了。
還有一些現在看來無利可圖,但實際上數年之內必然大有價值的橡膠之類;亦或是伴隨著與絕密的大順印度計劃息息相關的金雞納樹產業等。
還有和軍裝顏色息息相關的茜草、靛藍;歐洲戰爭英法開戰下茜草紅、靛青藍的出口額猛增……
等等。
這些都需要提前規劃。
靠看不見的手搞破產和轉向新產業,動輒就得十幾年時間。尤其是一次對外貿易要以兩年為周期的現實下,更久。
只不過,雖不靠看不見的手,朝廷也並不出資搞官辦。
一來朝廷沒錢做這種數年的長期投資,二來大順的行政效率和基層控制力搞官辦定會搞得一塌糊塗。
商人們出資,劉鈺主導的工商部負責制定規劃,保有一定的自由余量。
同時也不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模式的那種強制收購,而是允許他們自行售賣,甚至可以如遼東黃豆或日本大米一般,搞期貨。
之後在龍牙門的幾日,基本上就是劉鈺拿著成麻袋堆積的書頁,分發下去。既算是講清楚這些產業的用途、規模、規劃;也算是找個機會給這些商人們上一點「政治經濟學」的課程。
商人們會經商。
但真的未必懂經濟學,尤其是大順這種極為特殊的環境,趕上海外貿易的風口,坐在家裡都能收錢收麻了的特殊性,這些商人的水平到底如何,劉鈺心裡也真沒底。
大順至今為止,算上這次,已經算是有了兩次「朝廷干涉引導下的資本轉移」。
一次是鯨海、蝦夷開發。
通過強迫日本開關,盤活了東北亞貿易,靠蝦夷在日本暢銷的海產品、以及日本的稻米商品化期貨化,完成了快速的對蝦夷的移民。
通過玻璃製造業帶動的燈油進步,通過海軍訂單的油脂肥皂,以及後續的對西洋出口的甘油硬脂酸產品,推動了鯨海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捕捉業,也盤活了海參崴等地的糧食商品化。
那一次的從江南到東北的資本轉移,前前後後大約投入了七八百萬兩。
江南和京畿的投資者們,早已經收回了成本。
而這七八百萬兩的投資,也促使了後續移民的增多,使得移民成本急速下降。
可以說,這樣的人口移民規模,如果是朝廷推動的官方移民,沒有五千萬兩下不來。
沒有商業盤活,就會和劉鈺去永寧寺時候看到的那些村落一樣:狗彘食人食,卻窮的沒錢用。
這一點,劉鈺和皇帝是算過賬的。這些年鯨海蝦夷地區的移民成果,才是皇帝能夠同意由朝廷軍隊開路、商人跟進的方式開發南洋的重要原因。
因為與鯨海地區移民幾乎同時進行的,是西域移民。
而西域移民只能由官方主導,無利可圖。
在朝廷花費、移民人口數的強烈對比之下,過于震撼。因為成功、且同時存在對比、且對比實在過於強烈,所以皇帝才敢嘗試著往前邁一步。
航海術的進步,使得資本轉移和流動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