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九十章 軍費_頁2
更新:09-17 02:16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能的動作都推演了一遍的。此時皇帝問起,他也不把話說的太滿。
「臣以為,倭人的選擇其實不多。」
「如果被臣逼得不得不分兵於各處,組織四五個分散各地的機動兵團,此戰簡單。只要陸軍上岸,大勢可定。」
「若是只管江戶、九州島,海軍或是運兵於釜山尋機,或是在琉球逡巡,見縫插針,不消半年,其國必亂。」
「如今大軍已集結威海,海軍一部也已會和松花江之兵,不日將占蝦夷。臣以為,如今大軍不宜先動,而是下令海軍先在釜山集結,以陸戰隊加上一部分陸軍在那紮營。人數三千即可。」
「海軍沿著倭國海岸線武裝偵查,看看倭國到底是不是將兵力分散成數個機動兵團。若是,則海軍主力返回,準備登陸作戰。海軍分出小半,攜釜山之兵登陸襲擾,攻城拔寨。」
「以臣之估算,和之前海軍參謀們的計算,此番軍費也就在二百萬兩以內,必可使倭國臣服。」
「倭人幕府,必先防內而後戰外,久戰對倭國不利。」
報出了一個叫在場三人都驚訝的「二百萬兩軍費」之後,三人頓時一驚。
「兩百萬兩?」
雖知道此戰應該不會比征準噶爾花的多,但要說只花兩百萬兩,著實不敢相信。
「兩百萬兩。最多上浮不過幾十萬兩頂天了。」
趁著眾人驚詫不信的機會,他又重複了一遍。
只不過劉鈺這也算是打了個埋伏,玩了個障眼法。
之前海軍造艦、興建海軍的錢,不算。
軍改、新軍訓練、換裝的錢不算。
後勤運輸用將來的貿易壟斷權外包給了貿易公司,這也不算。
開戰期間的軍隊正常軍餉,也不算,反正不打仗也得花錢養兵。
這麼一說,給出的這個兩百萬的數額,聽起來就叫人震驚了。
兩百萬兩,看似挺多,可對於大順這樣的體量而言,其實幹不成什麼事。
雖然也知道日本不是太強,但有前朝在朝鮮作戰的經驗,總覺得這最起碼也得是個高句麗水準的大國。
二百萬兩把這麼一個水準的大國打趴下,聽起來就像是兒戲。
二百萬兩能幹啥?
原來的戶政府尚書盧摯壘對數字相當敏感,經歷過當年征伐準噶爾的戰爭,當日可真算是花錢如流水,二百萬兩放在當年的西北,也就是聽個響。
要不是劉鈺當年兵出阿爾泰山,借大策零敦多布的誘敵深入之計,將計就計,一舉擊潰了准部主力,征准一戰的錢,還得照著當年的一倍去花。
當然,事後這錢也沒省下來。一番軍改、造艦,把省下來的那點又都花進去了。
他覺得劉鈺是不是算錯了?
皇帝也是被這個數目搞得有些震驚,細細追問,雖心裡信任劉鈺,卻也不敢相信會報這麼個數。
可聽劉鈺詳細一說,又覺得好像的確是這麼回事。
聽劉鈺解釋了一下錢都省在了哪,皇帝笑道:「江南的漕米,沿著運河走,京城要一分,百姓負擔不下四分。征伐準噶爾,十成軍糧,到了前線也只能剩下半成。一兩銀子一石的米,運到阿爾泰山,折算下來竟要二十兩銀子不止。」
「這征伐倭國,鷹娑伯給出的海運損耗,是十成取一。倭國相隔數千里,大海相隔,竟和從京城出兵打到張家口差不多?」
劉鈺心道,戰爭花錢的大頭,永遠都是後勤。你從北京打到張家口,這糧食的消耗,還真不一定有從松江運糧到長崎多。再怎麼說,南洋的商人可是能從暹羅運米去廣東賣的,還有不少賺頭。
司馬遷的《貨殖列傳》裡說: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在大海面前,已經不怎麼對了。
又想,你要是當初征準噶爾的時候,規定運到哈密的米價是二兩一石,商人早就嚇跑了。但你要是打廣東,告訴商人不管哪來的米,二兩一石船到付款,只要有制海權,海商能把棺材本都拿出來去南洋買米。
鴉片戰爭的時候,從英國和印度運兵,打了兩年,加上工資和新造的一些特殊船,一共才花了1200萬兩而已,這裡面還把當兵的工資算在了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