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一五八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
更新:09-17 02:17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當買辦是可恥的。
但在日本這種諸藩林立、形式統一的狀態下,還純在一種「欲當買辦而不得」的情況。
大順為了保幕府,海關稅是直接交給幕府的,並沒有選擇各藩做代理人。
而如果大順的條約,把開埠地點選在長州、熊本甚至鹿兒島等藩,那這些藩得樂瘋了。
用不了幾年可能就有挑戰幕府的財力了。
德川宗武認定這件事可以算作好事,只要利用好了,完全可以達成「削弱諸藩、增加財力」一箭雙鵰的結果。
不是幕府不信任諸藩,而是西南諸藩在這場戰爭的表現,著實可疑。雖沒說真的倒向大順,可那是大順不要他們,而不是他們不想。
而且各藩的藩兵,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也讓德川宗武認清了,藩兵制度根本打不了打仗。
壓制一下國內的一揆還行,整天鎮壓一揆,野戰能力已經徹底喪失。
大順開國時候,一群西北邊軍,沒少和蒙古人玩低烈度戰爭,玩的面對重步兵和炮兵極強的後金,一陣懵圈。
大順開國之後,西南改土歸流,搞來搞去得到的經驗就是:火繩槍火力不足,靠大量的輕便小炮補充,靠小炮把土司壓死。結果野戰戰術差一點走錯方向,最終要不是劉鈺,肯定會走向火繩槍加海量虎尊炮、海量類似皮炮填補火力不足的配置方向,而不會是野戰炮加燧發槍刺刀的方向。
日本這邊也是差不多,沒打過高烈度戰爭,要麼就是衝進一揆的百姓裡面開無雙;要麼就是死抱著戰國時代的經驗。
人的正確思想要從實踐中得來。現在實踐了一次,德川宗武即便沒想明白組織方式的區別,也知道靠武德刀劍是打不贏的。
藩兵既然打不了仗,那幕府就需要改組旗本,至少手裡有一支新式的火器部隊。
這需要錢。
幕府又要賠款,又已經壓榨百姓太狠了,沒錢。
沒錢,就得想辦法從諸藩搞錢。
讓他們直接給錢,諸藩肯定不樂意。
但若換個方法,賣貨給諸藩,靠貨物吸血呢?漢武帝可以搞鹽鐵專營,幕府搞買辦專營,是不是可行?
有錢,不一定能辦成事。
沒錢,肯定是辦不成事。
這一點,德川宗武還是比較務實的。
真要是日本實現了真正的統一,德川宗武或許會站在新井白石的角度,去考慮一下整體金銀外流的局面。
但現在站在幕府的角度,這就另有說法了。
經此一戰,雖然德川吉宗靠著權謀,重新把握了輿論的主動權,可幕府的危機已經種下。
只是暫時打著抗戰到底的旗號,逼得諸藩背了大鍋,暫時壓制住了而已。
原本看起來強大無比的幕府,原來不堪一擊,這肯定會讓諸藩蠢蠢欲動。
多半會想,不就是火器嗎?只要自己組建一支火器部隊,他德川氏做得幕府將軍,我緣何做不得?
防備外敵之前,諸藩自然是要先防備「自己人」,幕府也一樣。
朝貢大順,只要恭順,幕府將軍之位還可做的長久。只要別像一條兼香說的,中原大亂、海軍獨走自立稱王,看樣子目前大順對日本也沒有完全征服的興趣。
真要是出台什麼節儉令、禁用唐貨令之類,大順這邊一看,費勁吧啦地打了一仗、開了商埠,結果沒啥效果,說不定又會再打一頓,一直打到徹底服了為止。
與其這樣,還不如量日本之金銀,結大順之歡心。
這話當然是不能當著外人的面說,但二條城裡也沒有外人。
德川宗武心裡明鏡似的,這時候父親對繼承人的選擇已經動搖,自己要做的就是要賭一把。
語出驚人,另闢蹊徑。
否則要只是蕭規曹隨,中規中矩,那父親為了穩定,何不繼續讓大哥做繼承人、自己和弟弟做「御二卿」拱衛?
享保改革改了這麼久,已經算是有所成效了。要沒有中日開戰的意外,也不需要一個太聰明的做繼承人。
果然,德川宗武的想法讓德川吉宗深吸一口氣,沉吟一陣,不言不語。
德川宗武只覺得自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