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五十九章 最難的三件事
更新:09-17 02:16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這話無人敢接。
要說沒有,那是欺君。
要說有,這時候就是火上澆油。
天佑殿內一時間鴉雀無聲,皇帝笑聲並沒有餘音繞樑的能力,笑聲之後的沉默不是尷尬,而是難言。
威海的海軍現在可以挺直腰板,說把大順的水師全滅,這一點朝中無人不信。
而且這還不需要名將,隨便換個靖海宮官學裡出身的,都可以做到。
當初反對的聲音,在劉鈺的倭國之行映照下,顯得頗為短視。
可朝中當初反對建造海軍的,又豈是僅僅幾人?
誠如皇帝所言,有了海軍,別人就不敢打了,或許一輩子都用不上,那這海軍建的有沒有意義?是不是白花錢?
倭國已經給出的答案。
許久的沉默後,有人進言道:「陛下遠見,這海軍要建。鷹娑伯當年曾建言,設海軍部。既是要大建海軍,這海軍部事,也需早做考慮。」
「鷹娑伯大才,忠心可鑑。然其一手承擔,若將來海事一平,鷹娑伯尚可入朝大用,這海軍不成制度,又豈能保證人人都是鷹娑伯?」
「當有制度,明確權責。此為海軍第一要務。」
這話算是一句皇帝想聽的話,海軍如今已經過了草創的截斷,是要開始明確制度和權責了。
完全放權的藩鎮,比之制度化的禁軍,總是能打的。但不可持久,皇權亦不可能放心。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海軍部的成立,是制度化問國庫要錢的基礎。現在的海軍,名不正言不順,要錢全靠皇帝動用君言即法的特權,並非好事。
對此李淦本就有些想法,既有人主動提出,看來眾大臣也聽明白他是要鐵了心繼續擴建海軍了,便順勢道:「朕亦想過,無規矩不成方圓。鷹娑伯忠貞可鑑,又不貪婪,朕自是信得過的。只是海軍軍費造艦花費,動輒百萬兩,若換了別人,未必不動心。」
「只是,到底是設陸軍部、海軍部並列?亦或是設樞密院,而下轄海軍部、陸軍部?此事待鷹娑伯歸來之後再議,他既掌管海軍,這等意見,還是要聽聽他的。」
一旁的江辰對此並無太多想法,他這個陸軍掛名的總參謀長,或者叫樞密使,很清楚就算是將來陸軍、海軍不單列為部,盡歸於樞密院,那他也沒有實權,只有練兵權和為皇帝制定參謀計劃的責任,並無統兵權。
如今雖然只是草創,但他這個養老一般的樞密使也算是搞清楚了劉鈺所說的「參謀部」到底要做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集眾人之腦,達成孫白韓衛的頭腦。
如何調動糧草、何處紮營、何處進攻、何處防禦、如何制定行軍路線、如何達成分進合擊等等這些,把這些東西形成制度和計算,用無數繁瑣的計算來代替孫白韓衛的天才頭腦。
按江辰的理解,大約韓信、衛青、李靖等名將,既擅長臨陣戰術,也可以說有「一人便是參謀部」的能力,能一個人謀劃出後勤、行軍、分進合擊等一系列地計算。
現在江辰唯獨不能理解的,便是劉鈺此番去倭國折騰這一圈,到底是否在參謀部的職責範圍之內?
若說不是,確確實實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對倭國整個戰略計劃的調動。
若說是,參謀部日後是不是還要把情報、地形、繪圖、鄰**備、外交查探等等權責都拿到手?
那這部門的權力,似乎有些過大。
如果皇帝認為這樣很好、很有效率,那麼將來樞密院下轄陸軍部和海軍部,幾乎就是必然,這種大戰略上的謀劃,皇帝必須要有掌控能力,而不能分開陸軍、海軍讓他們自己去搞。
理論上大順以前有專門負責劉鈺此時在倭國乾的這些事的部門,軍師……然而開國之事鬧出太多的意外,軍師之職已經沒了。
似乎,大順還真的需要一個能統合陸軍部和海軍部的的樞密院。
而那樣的話,就又得和天佑殿分開,或者是樞密使為天佑殿一員、或者就是乾脆分開天佑殿管政而樞密院管軍。
這還是要看皇帝怎麼想,江辰覺得這海軍部、陸軍部和樞密院的事,自己沒必要多說話。